十月的第一天,西北大地悄悄染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橘色的树和褐色的树渐次错落着,陈仓要塞背后灰色山脊的秦岭山脉,拔尖的山顶上甚至都染上了一层银白,那是常年不化的积雪痕迹。
往近了看,仿佛沉默的巨兽一般的陈仓要塞旁,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帐篷,那是伪秦的高阳王——莫折天生的部众。
他们不同于魏军,以较为原始的部落为单位的部落民兵在远征时,是拖家带口的。在这一点上,倒是跟中原流民起义时有点类似。
总的人数非常的多,但是行动迟缓,战斗力和装备都有所不足。
可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这些部落民从小在马背上练就的技艺和他们保护家人的决心。
在最大、最华丽,用丝绸和兽角装饰起来的大帐中,莫折天生正在烤火。
这位伪秦的高阳王,当然与大魏的高阳王完全不同,他年轻而又健壮,精力充沛并且野心勃勃。
从陇右起兵以来,他率领的西北各族部落民联军,夺取了渭水南北包括雍州、岐州在内的大片土地。
在陇口那场决定性的会战中,莫折天生击败了元志率领的关中魏军主力,并且驱赶着守卫平凉的薛峦和从汉中前来增援的李苗、淳于诞一路南逃,将关中的残余魏军野战兵力都关在了陈仓要塞中。
陈仓要塞同往汉中的陈仓栈道已经被莫折天生派人烧毁,长安可以从东方支援的道路,他也已经派出了征东将军樊元率领六百轻骑和三千步兵前去封锁。
可以说陈仓要塞,已是死地。
莫折天生有充足的信心,把关中的魏军野战力量在这里围困到死。前提是,大魏的皇帝没有派遣禁军支援关中。
豪华的大帐外,纷乱的脚步声传来,打断了莫折天生对于战局的设想。
“怎么了?”
莫折天生有些不悦,如果进来的亲卫没有重要的事情,却打断了他的思路,他肯定会重重地抽打几鞭发泄怒火。
好吧,边塞部落民就是这么粗暴,在乱世中,也确实应该如此,才能获得别人的畏惧。
不过莫折天生的鞭子终究没有抽下去,因为亲卫向他汇报了征东将军樊元失联的消息。
“六百骑兵部队失联,后续的步兵失去主将,怕被魏军骑兵包围,已经退回了武功水西岸?”
“是的大王”
莫折天生口腔的骨头嘎嘎作响,起兵以来没遇到任何挫折的他感到了一丝烦躁。
这并不是完全因为轻装冒进的樊元失联所带来的,三千步兵的对应措施也没什么可以指摘的地方。
他烦躁的根源来源于不久前收到的消息,北魏朝廷据说出动了洛阳的八万禁军和河南、青州不少于三万的辅兵,经过一个多月的整训,调集粮草被服,在前些日子已经确定开始西征了。
并且魏军的前锋在几天之前就过了潼关,随后大股大股的魏军日夜不停地通过潼关前往长安地区集结。这是流民中安插的探子汇报的,魏军现在集结在关中的具体人数尚不得而知。
“如果陈仓,能快些攻下来就好了...”
莫折天生的脸上全是无奈,西北部落民在野战中当然不怕腐朽的魏军西北边军,但是攻城这方面,却是毫无头绪。
拿人命硬填当然是不可行的,部落联军的特点就决定了他们是利益结合体而非不惧牺牲的整体。
至于雍州、岐州为什么那么快就打了下来,好吧,这个问题就要问问元志为什么放着坚城不守,去跟人家凉州大马野战了。
很明显,陈仓城里的薛峦和李苗都不是傻瓜,薛峦作为战神之孙,家传兵法还是没少读的,平凉战败后一路引军退过渭水,居然奇迹般地没损失多少人马。
那么李苗呢,他率领了梁州、益州的野战兵力出陈仓道前往陇口支援元志,走到一半就接到了元志陇口大败的消息,果断率军退守陈仓,开始昼夜不停地建设工事、囤积粮食。
由此可见,李苗非常有军事头脑,他已经提前判断出了元志不可靠,退回岐州也守不住,去支援岐州还不如就地固守陈仓,保存有生力量固守待援。
事实上,李苗也确实是个奇人,一个天生的谋士。
作为一名地道的蜀人,早些年他的叔父,或者说过继的父亲李畎是梁武帝萧衍手下的梁州刺史,在当地很有名望。北魏重兵伐蜀的时候,萧菩萨许诺李畎只要挡住魏军入蜀,就给他益州刺史的位置。
南北朝时期,同样的一个州,在南北双方都存在是很常见的,比如益州,在北魏有一个,在南梁有一个。后来玩的花样多了,北魏还分个西益州、东益州,而南方也不甘示弱,永嘉南渡以后设置了很多有名无地的侨州不说,还把地图画到了北魏那边...
说回李苗的故事,萧菩萨当然不会遵守诺言把偌大个益州给李畎,赏罚不明是萧菩萨的老传统了。于是李畎气愤之下就起了点臣子不该有的心思,然后被手下给害了。李苗十五岁便一路向北,投奔了占据梁州(汉中)的北魏军队。
李苗家耻未雪,常怀慷慨,给小皇帝元诩上书平定江南的计策,写的鞭辟入里,堪称参谋作战计划的教科书。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不知道是当时第一次垂帘听政的胡太后没看到还是不打算用,就这么石沉大海了。
等到关陇乱起,李苗上书百字,字字真金。
“食少兵精,利于速战;粮多卒众,事宜持久。今陇贼猖狂,非有素蓄,虽据两城,本无德义,其势在于疾攻,日有降纳,迟则人情离阻,坐受崩溃。夫飙至风起,逆者求万一之功;高壁深垒,王师有全制之策。今且宜勒大将,深沟高垒,坚守勿战。别命偏师,精卒数千,出麦积崖以袭其后,则汧、岐之下,群妖自散。”
听听,什么叫顶级作战参谋,这就叫顶级作战参谋。
翻译过来就就是,陇贼虽然猖狂,但是他们没有什么粮食积蓄,占据了上邽和骆谷城也没用,他们对百姓非常残暴,没人愿意帮助他们的。
我们想要赢很简单,只要守住陇口,挖深沟、筑高垒不跟他打就行了。等陇贼的锐气和粮食消耗的差不多了,从麦积崖精兵绕后偷家,陇贼自然溃败。
如果陇右魏军的最高军事统帅雍州刺史元志采纳了他的建议,就不会有陇口大败、岐州大败,两州刺史都做了莫折天生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