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东暖阁:
“啪”
茶盏碎裂的声音从东暖阁里传了出来,引得站在外面等待面圣的张忠一时愕然抬头。
片刻后,脚步声响起。
新任户部尚书陈山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紧随其后,司礼监太监金英也一脸复杂的走了出来。
张忠看着陈山失魂落魄的从自己身边走过,随即走向金英,问道“陛下可是因为储济仓一事大发雷霆。”
“永春伯说得极是。”金英低声道“死的储济仓大使王松虽然只是个九品,但是毕竟是文官,一步步科考出来的,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都察院的御史,六科的给事中都已经炸开锅了。”
“今日弹劾户部尚书与彭城伯的题本已经摆满御案了。”金英担忧道“而这涉事的两人都是皇爷亲近之人。”
张忠听了,不由了然,他心里明白陈山可谓是朱瞻基的心腹近臣,而彭城伯张昶更是朱瞻基的亲舅舅,此事牵连这两人,也难怪朱瞻基今日如此动怒。
“永春伯还是快进吧!”金英提醒道“只是一会你注意些,皇爷今日心情很糟糕,你不要再惹怒他了。”
“多谢提醒。”张忠对金英感激道。
随即两人便结束谈话,一前一后的进入了东暖阁。
待行完礼,张忠不由偷偷瞥了一眼朱瞻基,见他脸上的怒意已经消退渐渐平静下来,只是两颊残留的红晕,显示了朱瞻基先前的愤怒。
“储济仓的事,你也听说了吧?”朱瞻基问道。
“是”张忠连忙应道。
“朕此次召见你,为的是让你去趟彭城伯府。”朱瞻基徐徐说道“出了那样的事,如今京师百官,群情激愤,那个孙二郎是保不住的。”
张忠听到此处,心中咯噔一声,因为他知道自己又得接下一个得罪人的苦差事了。
果不其然,便听朱瞻基继续说道“彭城伯乃是国舅,朕不能太扫他的脸面,你今日去趟彭城伯府,将朕的心意告诉他,让他以大局为重。”
“是”张忠无奈应道。
“你也不用太担心。”朱瞻基见张忠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失笑道“毕竟日后,你也要喊他一声舅舅的,有这层关系在,他不会太难为你。”
张忠听了,只好讪笑一声俯身称是。
“哎!”
“不要觉得你难,朕比你更难。”朱瞻基苦笑的拿起一本题本徐徐说道“此次事件皆因宝钞而起,这不又有人上书建议朕放开金银禁令,废弃宝钞。”
“可这宝钞制度乃是太祖皇帝所立,朕身为后继之君,焉能不顾祖宗家法。”朱瞻基继续说道“而且,宝钞发行以来,钞发渐渐行不通,朕又何尝不知,可若真的放开了金银禁令,恐怕这宝钞会立刻崩坏。”
张忠听了心中也是一阵无语,这好比饮鸩止渴了,朱瞻基知道这个宝钞无用,可是囿于祖宗家法又不能废除。
可民间商人百姓也不傻呀!
这宝钞就是朝廷谋财的工具,朝廷缺钱,就大把的印,然后这些宝钞流通到民间,随着一轮轮贬值,百姓手里钱便到了朝廷手里。
吃亏多了,百姓也便长了教训,到了如今大明宝钞已经毫无信用可言了,虽然朝廷明面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但不耽误人家依旧抛弃宝钞,青睐金银。
朱瞻基见张忠没有反应也不在意,只是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太祖皇帝想起了宋元时期纸钞的便捷,便想效仿发行纸币。”
“可是,自从洪武八年开始印发纸币大明通行宝钞之后,为何效果却不尽人意呢?”朱瞻基蹙眉问道。
“那是因为朱元璋出身于对经济最无知的环境中,对权力斗争有着丰富的经验,却对金融、财政、贸易却一窍不通。”张忠听了朱瞻基的话,不由在心中腹诽道。
张忠想起前世,看过的有关论述大明宝钞成败的书,又瞧了瞧愁眉苦脸,百思不得其解的朱瞻基,决定给老朱家的人普及一下基本的经济常识。
“陛下,臣得知储济仓一事后,找来了宋元时期,有关宝钞的书籍,臣仔细研究后,如今有些心得,想禀告陛下。”张忠下定决心后便不再迟疑,直截了当道。
朱瞻基听了,不由一愣,失笑道“你能想着为朕分忧,朕很高兴,但是你一个武勋之后也懂财政吗?”
张忠不由心中腹议“起码比你老朱家的人懂得多。”
虽然心中如此想,但张忠面上,依旧诚恳道“臣先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若不行。陛下一笑了之便是了。”
朱瞻基想了想,失笑道“也罢,你尽管说来。”
“臣认为本朝宝钞与宋元时期的纸钞比起来,缺陷非常明显。”张忠说道。
“其一,大明宝钞完全没有准备金制度,所有的纸币都是不可兑换的。”张忠徐徐说道。
朱瞻基见张忠说得有理,不由坐直了身体,也严肃起来,说道“你详细说来。”
“是”
张忠也不迟疑,侃侃而谈道“纸钞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背后有准备金,纸钞可以随时兑换钱币或者银子,人们不是看重这张纸,而是看重它对应的实际财富。”
“根据当初的设计,每一贯钞票,对应于一千文钱、银一两,每四贯钞票对应于黄金一两。”张忠继续说道。
“虽然朝廷公布了纸币与黄金、白银、铜钱的兑换比率,但是,这个比率只在民间拿真金白银换纸币时有效。”
“这有何问题吗?”朱瞻基疑惑问道。
“自然是有问题的。”张忠失笑道“这就好比有一个人持有一两黄金,到朝廷就可以按照官方比率换回四贯的纸币。但是,他如果不想要纸币了,想拿回黄金,朝廷却将兑换的窗口关上,不予理睬。”
“陛下若是那个人,会不会从心里觉得朝廷是以势压人,而且随着宝钞的贬值,那个用黄金换了宝钞的人财富会缩水,那时他还会信任宝钞吗?”
朱瞻基被问道一时哑口无言。
“这也便是太祖皇帝要禁止金银的原因吧。”朱瞻基若有所思道。
“的确”张忠说道“太祖皇帝也考虑到了这点,于是发布禁令,民间不得以金银进行交易,也不准以物易物,必须使用纸币和铜钱,违反的就是犯罪。”
“而禁止了金银交易,而铜钱的数量又很稀少,民间只有使用纸币这一个选择了。”
“那为何结果没有如太祖皇帝设想的那般完美呢?”朱瞻基继续问道。
“太祖皇帝自然是英明神武,可是陛下这钱币涉及天下万民,各行各业,它影响的范围实在太广了,而且这民间商业运行自有其规律,非一人之力可扭转的。”张忠苦笑道。
朱瞻基沉默片刻,问道“这宝钞可还有其他缺陷?”
“有的”
张忠继续说道“其二,宝钞的发行不限量,朝廷想印多少印多少,一旦户部没钱,立刻印宝钞。”
“而且宝钞也不分界(所谓分界就是按批次的意思),更没有以新换旧一说。”
“如此情况下,民间流通的宝钞便十分的混乱,这会让使用的百姓商人更加无所适从,而且朝廷也不便管理。”
朱瞻基听到此处,思忖良久后不由颔首,随即一脸诧异的看着眼前的张忠,他实在是愈发看不清这个妹夫了。
作为武勋之后,张忠擅长火器,征讨汉王,南征交趾时屡建功勋,虽然在张忠这个年纪已经十分出彩了。
但朱瞻基还是没想到,张忠还懂财政,这的确可称得上文可安邦,武可定国了。
“金英端杯茶水,让永春伯润一下嗓子。”朱瞻基想到此处,不由吩咐道。
“是”
金英连忙将茶杯端给张忠,心想“永春伯真是颇得皇爷看重呀!自己以后应当与他多结善缘。”
张忠接过茶杯,先向朱瞻基谢恩,这才轻轻啜了一口。
片刻后张忠继续说道“其三,宝钞之所以通行,最重要的保证是朝廷允许民间用宝钞纳税。”
“然而如今的情况是朝廷花钱时尽量多使用宝钞,而收钱时却少收宝钞。”
“就比如这民间缴纳商税时,只能七成用宝钞,剩下的三成用铜钱或者金银。”
“民间为了凑齐缴税用的金银,必须花高价去购买,结果纸币立刻出现了大贬值。”
“而随着宝钞的持续贬值,户部在收税时也更加偏好金银,如此一来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如今大明宝钞名存实亡。”
“哎!”
朱瞻基听完张忠的话,不由叹气道“朕今日才弄明白,原来我大明宝钞问题如此之多。”
“可恨,那些户部官员无能,无法为朕分忧。”朱瞻基感叹道。
随后朱瞻基看向张忠,眼中精光一闪,笑道“永春伯对于大明宝钞如此了解,朕若让你执掌宝钞的发行,你能否解决掉宝钞的问题,让大明宝钞能通行天下。”
张忠听了,一时犹豫不决,虽然他知道纸币因为便捷性,在他那个时代,已经成为各国普片性的选择。
但在大明朝,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张忠对于能否改变宝钞,心中没底。
ps:本月最后一天了,求一波票.
ps2:感谢“不爱吃韭菜”“沉默de剑”的月票
“℅凊猦浔藍”“大黑松”“情书生”“?血色残阳”“琼崖公子”“ss109”“lovehani”
“天星道”“lei_”“书友160408163558004”“长安”“殇”“旧事酒浓!”等人的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