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以其政绩和品行为人爱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传出时,朝野震惊,全城尽悼,“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
现藏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一百八十三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却已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碑记时,由于敬仰包拯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天长日久,竟将碑字磨去。
[5]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
南宋时有以包拯为主题的故事和戏曲,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如《陈州粜米》。
包拯是以龙图阁直学士(后世讹为大学士)职名任权知开封府,包拯世称包龙图。有小说《三侠五义》(评书界叫《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5]包拯,狄仁杰,宋慈,谁的断案能力强?
白面包青天的“黑”历史
时拾史事
包拯真是清官?明明才六品,为啥年入百万?
历代评价士大夫语曰:富公真宰相,欧阳永叔真翰林学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
[51]欧阳修: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
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52]
包拯塑像赵祯:包拯公而忘私,不邀阴幸也。
[2]司马光:1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
[52]2向者仁宗时,包拯最名公直。
[53]3拯为长吏,僚佐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然其所言若中于理,亦幡然从之。
刚而不愎,此人所难也。
[54]刘敞:识清气劲,直而不挠;凛乎有岁寒之操。
吴奎:1宋有劲正之臣,曰“包公”……其声烈表爆天下人之耳目,虽外夷亦服其重名。
朝廷士大夫达于远方学者,皆不以其官称,呼之为“公”。
[2]2公守法持正,敢任事责凛凛然有不可夺之节,盖孔子所谓大臣者欤!
[2]3力于亲,尽瘁于君。峻节高志,凌乎青云。人或曲随,我直其为。人或善容,我抗其辞。自始及终,言行必一……惟令名之皎洁,与淮水而悠长。
[2]张田:仁宗皇帝临御天下四十年,不自有其圣神明智之资,善容正人延谠议,使其谋行忠入,有补于国,卒大任以股肱者,惟孝肃包公止尔。
[55]包顺:平生闻包中丞朝廷忠臣。李焘:拯性峭直,然奏议平允,常恶俗吏苛刻,务为敦厚。
虽疾恶甚至人情所不及,即推以忠恕。不为苟合,未尝伪色辞以悦人。不作私书,至于干请,无故人亲党一皆绝之。
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官时。
[56]朱熹:复为京尹,令行禁止,立朝刚毅。
王称:拯为人不苟合,未尝伪辞色以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亦皆绝之,人多惮其方严,仕已通显,奉已俭约,如布衣时。
[57]脱脱:拯为开封,其政严明,人到于今称之。
而不尚苛刻,推本忠厚,非孔子所谓刚者乎。
[58]孙承恩:面目棱棱,刚气烈烈。势力苞苴,莫我敢敓。严肃者政,苛刻匪心。非汉法吏,乃古直臣。
[59]张居正:若包拯者,真可谓执法之臣,故虽至今儿童妇女犹知称之,况当时乎!
然其敦厚忠恕,又其立身行己之本,故虽执法而民不以为残也。人主得斯人而用之,则可以振纪纲,整风俗,其于治道非小补矣。
[60]蔡东藩:狄青、包拯两人,垂誉至今,称颂不衰。
而包龙图三字,盛名尤出狄上。即妇人孺子,无不知有包龙图者。
甚且谓狄之荣显,多由包拯之力,是则子虚乌有之谈,固难取信耳。
尝考狄之立功,莫大于夺昆仑关,包之成名,莫要于知开封府,著书人不敢溢美,亦不敢没善,就两人功名,择要演述,已足存其实迹;
而当时朝政之得失,亦销纳其间,以视俗小说之附会荒唐,不值一噱者,固不啻霄壤之别也。
此书一出,可以扫尽巵言。
[61]胡适:历史上有许多有福之人。一个是黄帝,一个是周公,一个是包龙图……包龙图——包拯——也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
古来有许多精巧的折狱故事,或载在史书,或流传民间,一般人不知道他们的来历,这些故事遂容易堆在一两个人身上。
在这些侦探式的清官之中,民间的传说不知怎样选出了宋朝的包拯来做一个箭垛,把许多折狱的奇案都射在他身上。
包龙图遂成了中国的歇洛克·福尔摩斯了。[62]
巧答典客包拯出使辽国时,辽国命馆伴对包拯说:“你们不久前在雄州(今河北雄县)城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
包拯说:“你们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
那个人便无言以对。
[13][63]清正廉明包拯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今广东肇庆)时。
当时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时髦的雅器,当地每年向朝廷进贡。
凡在这里做“一把手”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以贿赂朝廷权贵,所谓“打点”中央的关系,此举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个性官员包拯一上任就高调破除这则运行多年的潜规则,下令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违者重罚。
并且表态,自己作为“一把手”,决不要一块端砚。
此举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
三年后,包拯任期满,被调至中央任职,果然“岁满不持一砚归”。
《包公掷砚》的故事以这个蓝本创作的。
.
注:此资料来源于“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