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男生女生完本排行书单专题原创专区
阅读吧>其他>长宁将军>第 59 章〔晴好天。〕

长宁将军第 59 章〔晴好天。〕

作者:蓬莱客分类:其他更新时间:2021-12-13 03:44:34

不待姜含元答, 他接着自顾又道:“四年前,也就是先帝中平四年秋,他从西域归来, 被你所救。往前回溯六年,圣武大崇三十六年三月, 他持度牒,西出。再往前推十一年, 大崇二十五年,那一年的七月,洛阳慈悲寺里, 多了一个法号叫无生的童僧。我能查到的关于你这位好友的生平, 到此为止。”

他说到“好友”二字,语气略重, 似含讥嘲。

“这个无生, 六岁之前, 姓甚名谁,来自何方,家族何人, 竟然查不到半点线索。他就像是从地底钻出来的。一个能被洞法收为关门弟子的人,没有过往的痕迹。兕兕你说, 可能吗?”

“唯一可能,就是他的过往,当年被人刻意掩盖。”

姜含元怔怔望他说话的样子, 心里想着, 他何时就盯上了无生, 将他的过往,竟查得如此一清二楚, 而她浑然不觉。

“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你应该知道。”他继续说道,“晋都破,末代晋室灭。当时城乱起火,大火烧了几日几夜。皇甫一族直系,确定走脱的,只有当时不在晋都的太子皇甫雄,和一拨残党逃去北方,投奔狄人。据我所知,他如今已是病死。另外一个下落不明最后被当做死去的,是晋帝幼子,名皇甫止,时年六岁。据说他天生异骨,有相士断言,乃圣人之相。那时晋室已是日落西山,他的出生,便被视为晋室复兴之预兆,举国宣扬。洛阳破日,晋帝将国玺交他,命人带他逃走,走投无路之下,他被人负着,投水身亡,后来再无下落——”

“我若怀疑没错,如今的这个无生,他就是当日那个投水身亡的晋国皇子!”

“兕兕!“他唤她一声,盯着她,“你说,我该当如何对他?”

姜含元已被他的话震得惊呆了。

她定神了良久,视线从他那只垂落的血渗白绢的手上掠过,猝然间,回了神:“你怀疑他的身份,你便如此对他?”

他冷哼一声,“就算他不是晋室皇子,只是一个和尚,我也断不能容他再留云落损你名声,何况他可能还有这种身份。晋国当年那一批跟着皇甫雄出逃北狄的余党,至今仍在,可笑不自量力,妄图与虎谋皮,做梦都想借狄人复辟。本不过是群跳梁小丑罢了,不足挂齿,但牵涉狄人,国正备战,我岂能不闻不问?”

“兕兕我告诉你,不管他是不是真的一心向佛,他的身份就是罪。我没直接要了他命,只是将他遣走看管起来,已是看你的面,对他格外开恩!”

姜含元沉默了良久,慢慢地道:“无生是世外之人,我相信他。”

她抬起眼眸,望向对面之人。

“但国事为大。”

“倘若他当真就是你口中的皇甫止,殿下你可以凭着你自己的心意处置,哪怕他什么都没做,怀璧其罪,杀了他,我也不能说半个不好,我更不能阻止。我为我方才的无知和无礼,向你谢罪。但是——”

姜含元凝视着对面的男子,轻声问道:“为什么,你方才不和我说清楚?”

他不言。

“你拿我试?你要看我如何反应?”她再次问道。

他的双眉鸦黑,视线落在她的脸上,面容沉鸷得宛如此刻那风雨肆虐的夜。

“云落满城的人是怎么看你和那和尚的,你自己半分也不知?”他冷冷地反问了一句。

“关于此事,我本想给你我彼此都留个体面,更不必拿出来讲,免得惹你闲气。我自己把事情了结掉,就此也就罢了——“

他一顿,待再次开口,语气已几乎是咬牙切齿,“而你!你说你和他无苟且之事,我信你。但他对你,到底有何重要?我对你,哪里不好?我自问处处讨你欢心,委屈求全,你至今不为所动,今夜倒是为了一个所谓的友人,高傲如你,竟也自甘屈贱,和我决绝到了如此地步,实在令我始料未及,大开眼界——”

他的气息有些不定,话声戛然而止,脸色极是僵硬。那只胡乱缠着白绢的伤手已染满了渗出的血,血再次凝聚,从他的指缝间,慢慢地,滴落在地。他一动不动,恍若未觉。

闪电不绝。又一道闷雷,从后山滚来,仿佛炸裂在了二人的头顶之上。

今夜,这行宫之外,若要将这江南一辈子的雨都给下尽了。

她看着他,只一直看,苍白面色映着窗外掠过的一道闪电,泛着惨淡的幽蓝之色。

“你哑了?你没别话了?”

伴着那一道随了窗外闪电紧接着炸响的雷声,他突然厉声喝道。

她只闭着唇,一言不发。

束慎徽也不再开口了,他立着,垂手,任血沿指缓缓地滴淌,在他脚旁的地上,晕积成了一滩猩红。

也不知过了多久,窗外又起一声惊雷。他盯着面前之人,待雷声过后,再次开口,慢慢吐出八字:“目盲心塞,不知好歹!”

他那僵硬的肩膀,也微微动了一动。

“我母亲送你的东西,你若是实在不想要,我也不便拿去还她,你丢了便是!”

“就这样吧。”

“你可以回雁门了。”

他说完这最后的一句话,握了握他那只掌心割伤了的手,神色已是转为冷漠,再没看她一眼,迈步,从她身旁走了过去。

他大步出了殿阁,开门而去。门未再关,狂风涌入,将那门吹得不停地拍打着门框,发出咣咣的巨大的令人心惊肉跳的撞声,帐幔满天狂卷,他行经的地面之上,留了一道淅淅沥沥的滴血的痕迹。殿阁里的烛火忽然被风吹灭。姜含元的眼前陷入了一片黑暗,什么也看不见了。

他就这样走了,头也没回。

天明,风雨停歇,天空如洗,朝阳如火,映照着湖光山色。竟又是个晴好天。若非庭院里那满地的还来不及扫除的断枝落叶和山麓下那骤然满涨的几乎要没过堤岸的湖水,谁也无法想象,昨夜竟然经历了一个如此的风雨大作之夜。

樊敬宿在谢家巷那门口有棵枣树的院中,却是雷电不闻。一早被刘向派去的人叫,方匆匆赶回,得知摄政王已是出发去往江都扬州了,说临时有事,要提早过去。刘向暂时还留在行宫这边,为王妃送行。

樊敬十分惭愧,连声赔罪,说自己耽误了他的行程。

“刘将军你也快些追上去吧,王妃这边我会打理。今日收拾好,便也上路了。”

刘向笑称无妨。将事转给樊敬后,转头,看了眼行宫方向。

昨夜在那走廊角落遇到了寻来的摄政王,在王妃被他带走之后,刘向便知事情要不妙了。

一个是他要效忠的主上,一个是有着旧恩的故主之女。后来他岂敢走掉,暗暗等在附近。他听着天籁发出的风雨雷电之声,心里只盼二人无事,如此,他才能得以安心。果然,天从来都是不从人愿。摄政王后来一个人从寝阁里大步而出。他虽面若岩石,但刘向却清楚地感觉到了来自于他的那隐忍的愤怒。不但如此,他一手不知何故,竟也受了伤,淌血不停。后来他去书阁,天没亮,没等到风雨停歇,便就动身往江都去了。

前几天庄太妃走后,他二人忽然又不走了,连着几个日夜在行宫里闭门不出,因何事体,早有家室的刘向,自然心知肚明。

新婚不久便就分离,小夫妇难舍难分,人之常情。他也暗暗为二人感到高兴,不料横生变故。

摄政王和小女君到底何以会为那个无生龃龉,摄政王何以会失态至此地步,他此刻虽然依旧不能完全明白,但猜测,必是和情爱二字脱不了干系。

世上那些痴男怨女事,他一向不明所以,更看不懂。但看这样子,二人必是没的好了。他心中自责至极,总觉是他的罪,是他昨夜的过失。

刘向入了行宫,等待拜别王妃。没过片刻,他听到一阵脚步之声。抬头,看见她现身,走了出来。

她已是出行的装扮,束发男衣,一身利落。她的唇边带着笑意,除了脸色略见苍白之外,看起来,和平常没什么两样。

刘向见她这边和摄政王不同,仿佛无事,总算心里才稍稍好过了些,道:“小女君回去后,多加保重。代卑职向大将军问个好——”

他顿了一顿,又看了眼她,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朝她恭敬地行了一礼,转身退去。

张宝也要和刘向同去了,来向她辞别,哭丧着脸道:“奴婢虽是个不全之身,却也有男儿之心。王妃若是不嫌弃奴婢没用,就带奴婢也一起过去。奴婢不能打仗,好歹会伺候人,王妃杀敌回来,奴婢给王妃端茶送水暖被窝。”

姜含元笑道:“我那里用不到你。你好生服侍殿下也是一样。去吧。”

张宝无可奈何,趴地上朝她磕了几个头,抹着眼,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去了。

姜含元立在宫阶上,看着刘向张宝等人下了山,身影渐渐消失,回身入内。

今日的动身和那日的留下一样,来得极是突然,樊敬措手不及。但类似这样的情况,军营里是司空见惯。他很快整装完毕,人马等待上路,叫人去请王妃。

宫人传入话时,姜含元正独坐在鉴春阁的南窗之畔。

行装早已打点完毕,都拿出去了。还剩最后一件。她久久地看着。

“王妃殿下,樊将军说,可动身上路了。”

门外,宫人等了片刻,以为她没听到,又稍稍提高音量,再禀一遍。

姜含元晃回来神,站了起来。

她走了出去,樊敬来迎。他想到自己昨夜竟又误事,未免再次羞惭不安,再向姜含元请罪。姜含元笑道:“是殿下的事情来得突然,和樊叔你无关。我们走了。”说完迈步出宫。一行人下得山阶,姜含元从士兵手中接过坐骑,翻身上马,挽缰才催马,看见前方湖畔斜旁路口的一株垂杨柳旁,有辆本地小家妇人出门惯坐的覆青小骡车,一个小厮赶车,被行宫的守卫拦了进不来,停在那里。小厮翘首张望,忽然看见这边出来一拨人马,眼睛一亮,招手喊:“樊郎君!我家小娘子来送你了!”

姜含元听到了,起先没回过神,不知这小厮口中的“樊郎君“何许人也,顺着小厮招手的方向看去,竟是樊敬。

他才来没几天,哪里认识来的女子,便有了如此交情?

她未免疑惑,看着樊敬。

樊敬昨日出去,起先沿湖独自闲走,颇有无地可去之感,行宫又不便回,自然就想到了几日前那给他留了家址的女子。当时他走得匆忙,至今没给对方送去钱帛,仿佛于理不合。正好无事,便备了,找过去叩门,交给开门出来的假母。红叶假母见他来了,十分欣喜,热情邀他入内。

雁门城中自然也有类似这等的所在。大营军纪严明,但平常无战之时,每月也会休假一日。到了那日,憋了一个月的军汉难免入城,登门送钱。但他向来律己,除了伴护女君,闲暇便是处理军务,从未踏进过这种地方一步。那夜是醉酒不知,此刻怎会入内,便婉拒而去。他再回湖边闲荡了片刻,感到腹饥,想寻个地方坐下,烫一壶酒,磨到天黑,便可回了,忽然水上飘来一叶蓬舟,船里坐的不是别人,竟就是那名叫红叶的女子,盈盈而笑,邀他上船。

那夜他醉了酒,实是想不起来如何的经过。昨夜却是大不相同。窗外风雨交加,屋内温香软玉,她极是温柔可爱,是他这半辈子都没体会过的感觉。偏这一早,走得又是匆匆忙忙,心里遗憾不舍,自然是有,但也只能这样了,一桩露水好合而已。

万万没有想到,她竟会赶来相送。

樊敬对上小女君投来的目光,一时面红耳赤。好在他满脸胡须,窘迫之色,旁人也看不大出来。他知那女子应在车中,想去,又开不了口,正讷讷着,不知该如何向小女君解释,这时姜含元看见骡车车窗开了一半,窗内露出一张年轻女子的姣好面容。那女子眼眸含情脉脉,望着她身边的樊叔。

她忽然顿悟。想起了昨日张宝禀说樊敬外出之后,束慎徽和她说的那句话。当时她没听明白,没头没脑。此刻全都明白了过来。

她一下笑了,低声道:“樊叔你快去!勿叫人空来一趟。我在前头等你。”

樊敬不再推诿,下马快步走了过去。

姜含元往前骑了一段路,回过头,望了眼身后那座她居了数日的所在。

江南夏木郁郁葱葱,它掩映其间,矗在半山之上。她目光掠过,远远地,又看见她的樊叔和那女子站在山麓下的湖畔。女子好似给他递了个食篮,低声和他说话,也不知道说了什么,大约是附近还有他们在的缘故,她的樊叔看着依然拘谨。但他落在那女子脸上的目光却很温柔,和她平常认识的那个威猛而严肃的军中的大胡子樊叔,大不一样。

姜含元真的为她的樊叔感到欢喜。

行伍生涯,固然是金戈铁马,气吞河山,男儿立志补天裂。但在那功和名的背后,更多的,却是长年的孤寂和苦寒。若逢战事,更是随时须有马革裹尸的准备。

今日纵然分离在即,但等再回雁门,以后,若他也是夜深无眠,在连营的军角声中,回忆今日欢情,心中应该不会再有孤独。

她的唇角微微上翘,看着,看着,忽然,面庞仿佛湿冷。这才惊觉,竟是眼中滚下了一颗泪。

她又看见那女子往樊叔的袖中塞了一块手帕,随即低头,快步登上了骡车。樊叔目送那小骡车缓缓而去,收目,朝着这边走了回来。

姜含元立刻偏过脸,抬臂,迅速地擦去了面上泪痕,随即挽缰,双足夹紧马腹。

她不再回头,纵马迎风朝前,疾驰而去。

离开边地,到长安,再到江南,满打满算,不过也就半年的时间,但在她的感觉,却竟漫长得仿佛已经过去了她的半辈子。她如今只想早日回去。樊敬见她归心似箭,自然带人全力配合。一行人一路北上,披星戴月,疾行赶路。入夜若逢驿站,便居驿站,若无,便露宿道旁野地。就这样,在这一年的七月中旬,回到了雁门。

这天已是傍晚。她的父亲在雁门城的都护府里。她没有立刻入城见他,和樊敬说了一声,独自骑马,转道,纵马到了那座铁剑崖前。

晚霞满天。黑色的山崖,静静地矗立在老地方,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她登上崖头,迎风立了片刻,猛地纵身跃下,沉入潭底。

最后,她慢慢地浮出水面,用她的肺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她熟悉的空气,睁开了她沾满水的湿漉漉的眼睛。

她曾经发誓,她是再也不会哭泣的。

发过的誓言,她不会忘记。

那一天,她在江南落下的泪,不是哭泣的眼泪。

一切都已回到正途了。

此行北上,她为赶路,惹了满身的尘。她在水中洗去尘埃,上了岸,披了先前脱下的干衣,一边拧着长发里的水,一边朝着自己的坐骑走去。

“将军——”这时,耳中听到有人高声呼唤。

她转过头,远远地,看见有人骑马朝着这边冲了过来。

是杨虎。

她停了步。

前月,樊敬动身南下去接长宁将军,杨虎便就蠢蠢欲动,早几天前,他寻了个差事,从青木营来到此处,为的,就是迎她归营。

将军常来此处沐浴,或从崖头跃下,杨虎见惯不怪,以为是她喜好。看见了她,下马便狂奔而去。快到近前,见她仿佛刚从水里上来,正在拧着湿发,急忙顿步,脸硬生生地扭到一旁,眼睛盯着旁处,口中急急地嚷:“将军!方才收到信报,白水部王得了狄人助力,叛乱生事,大赫王给大将军送了信。大将军叫你回去!”

百-度-搜-醋-=溜=-儿-=文=-学,最快追,更新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