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头,宋维扬跟随着父母家人,去给病逝几十年的奶奶上坟。
墓地就在盛海郊区的小土坡上,墓碑已经有些破损,但应该每年都有人打理,坟头上的荒草并不是很深。
宋述民还花高价请来个道士,测算好良辰吉日,再提前购买风水尚佳的公墓,准备在清明节前后迁坟——就算现在不迁,过几年也得迁,因为已经开发到附近了。
接下来,宋兴华又带着宋卫红前往容平,给宋维扬的外公外婆拜年,也是感谢亲家这些年对儿子的照顾。
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就不提了,元宵还没过,宋维扬就动身前往京城。
四合院买下来一直没修缮呢,这次请马巍都找来个古建筑修复专家,又请来装修公司群策群力。既然买了四合院,那肯定要尽量保持古风古貌,但住人也离不开现代设备,如何古今完美结合,这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装修公司和古建筑修复专家,去年就拿出了几套方案,宋维扬这次过去是选定拍板的。
空调和电冰箱肯定要有,却不能破坏整体风格。特别是空调外机,绝对不能直接暴露出来,灯罩什么的也需要特别设计。
反正工程量大得很,四合院大部分木料都老朽了,几乎跟推倒了重建没啥区别。
把四合院的修缮方案敲定,宋维扬就在马巍都的引荐之下,亲自登门拜访跑去找姜文。没办法,神州科技联系了好几次,姜文这边死活不肯接广告。
不是姜文清高,视金钱如粪土,而是他最近特别烦,没心情做任何事情。
《鬼子来了》早已拍完,拿去审了好几次都无法通过。姜文现在整天忙着剪片子,把所谓的“敏感内容”给删掉。但究竟什么是“敏感内容”,就只能凭个人猜测了,反正负责审查的也说不出所以然来。
做设计的朋友,肯定都有过类似经历,好不容易把方案搞定,却被上级或客户说这里不好、那里需要修改。
在中国做电影就更惨,因为负责审查的好几十个,甚至妇联、残联都跑进来掺和,看你有没有在电影里抹黑妇女和残疾人。同理,还有宗教和民族方面,这些东西是千万不能动的。等你把所有敏感内容都删了,审查的人又说:“还是不行,不能这样拍。”
究竟为什么不行?人家不说,你自己揣摩去。
剪辑室。
遍地都是胶卷,姜文却满眼血丝的抽着烟,也不怕一个火星把房子给点着了。
“咚咚咚!”
“谁啊?”姜文吼道,显然被人打扰了很不爽。
“我,老马。”马巍都回答说。
姜文这才摁灭烟头,拍拍屁股去开门,揉着眼睛说:“有什么事?”
“有位先生想见你,”马巍都让开身位,介绍道,“喜丰的宋维扬宋老板。”
宋维扬笑道:“姜导,没有打扰到你吧?”
“进来吧。”姜文说。
姜文回去把满地胶片都盘起来,随手那么一放,摊在椅子上使劲揉脸解乏。
马巍都问:“昨晚整了个通宵?”
“通宵。”姜文道。
“剪好了?”马巍都道。
“不剪了,爱谁谁,”姜文破罐子破摔,“这片子在国内肯定不能上映了,再怎么剪也不会过审。”
马巍都惊道:“你不会是想直接拿去国外参展吧?”
姜文嘬着牙花子说:“不然呢?这片子投资预算2000万,被我超支30%,肯定得想办法捞回一些,否则投资商非把我砍死不可。”
“砍死你不至于,下次拉投资就不好拉了,”马巍都笑指着宋维扬,“这里就有个大老板,让他给你投资。”
姜文笑道:“宋老板也对投资电影感兴趣?”
宋维扬说:“我投资了一部港片,今年春节刚刚上映,听说票房还不错,应该可以收回成本。姜导要是拍电影缺钱,直接开口就行,我很喜欢你那部《阳光灿烂的日子》。”
“好说,”姜文笑道,“你是老马的朋友,自然也是我的朋友。”
得,有了这句话,请姜文拍广告的事情就妥了,都是京圈的老伙计,必须给这个面子。
马巍都好奇道:“你究竟拍了什么东西?居然审好几次都没过。”
姜文起身把胶盘挂到放映器上:“你自己看看吧。”
这是原始剪辑的毛片,还没有加配乐和字幕,但内容已经跟成片没啥区别了。
三人也不聊别的,就静静坐着把片子看完。
马巍都感慨道:“老姜,你这片子厉害,能过审才见鬼了。”
姜文则显得有些激动:“我就不明白了,有什么不能过审的,还说我抹黑了中国人民!宋老板,你说那些审片的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宋维扬笑道:“你这片子,有没有丑化国人我不知道,但肯定涉嫌美化日军。”
“我美化小鬼子?”姜文气乐了。
宋维扬道:“你可以去翻各地的县志,日军在中国农村的所作所为,可没有这片子里那么讲规矩。特别是片中的时间段,应该刚打完豫湘桂战役不久。日军为了打这场仗,把后方能抽调的粮食和弹药都抽走了,日军的非一线部队过得连八路都不如,只能靠抢劫或交易过日子。不管是后方还是前线,但凡有日军的地方,在这个时间段,中国村落肯定都被抢过粮。而只要抢粮,就不单纯是抢,还附带烧杀淫掠。当时沦陷区农村是什么情况呢?第一,日军占优,无恶不作;第二,我军敌后势力占优,日军惨得出来讨饭吃。不可能有你片中的这第三种情况。”
姜文愣了愣,没想到宋维扬会说出这种观点。
宋维扬道:“所以,当我了解了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再来看你这部电影,就感觉非常别扭,只能当成一部纯粹的寓言故事。”
“宋老板对抗战历史很了解?”姜文问道。
“喜欢看杂书,”宋维扬说,“我女朋友曾经研究过一段时间抗战文学,我跟着看过不少当时的资料。当然,是我太吹毛求疵了,电影没有必要那么较真。但我这人就喜欢较真,比如日苯那部《萤火虫之墓》,国内好多影评人都说是反战电影,奉其为中日友好的杰作,甚至不少人还说看哭了。哭个屁啊,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就知道,《萤火虫之墓》的导演用心险恶,那就是一部反战败的电影。反战败,不是反战!”
“有点意思,你跟我接触过的其他商人不一样。”姜文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