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男生女生完本排行书单专题原创专区
阅读吧>历史>大顺小吏>第219章 京里也有一处战场

大顺小吏第219章 京里也有一处战场

作者:破贼校尉分类:历史更新时间:2021-10-29 13:03:53

春熏楼一楼的小风波,没有影响到三楼贵宾间。这里依然丝竹管弦,声唱清吟。其中有一间房里,坐着两位男子,都有四十多岁,一个身穿湖绸襕衫,一个穿着纻丝曳撒。

他们正是工部左侍郎胡之荣和吏部左侍郎于广道,一边喝着酒,一边谈着什么。

“昱明公破洪州,擒乐王;岑国璋守江州,破叛军十万;丘好问守富口,破逆贼水师两万。许兄啊,乐王造反不过三十一天,就被昱明公师徒三人联手就给灭了。”

“胡兄,你忘记了一位,薛仑樵。他可是跟着昱明公,带着三千楚勇直入吉春,再顺江而下洪州的。”

“厉害啊,昱明公的王门弟子,个顶个地厉害。会读书的,如薛仑樵、杨良玉、朱明夏,考进士中状元,以学问闻达天下;不会读书,制艺不佳的,如邓成禄、岑益之、丘观澜,断案理政,治军打仗,各个都是把好手。就算执拗清高,不会做官的东篱先生、舟山先生、桃洲先生,教学育人,造福地方。长淮书院、南岳书院、涌泉书院,无不闻名于世。”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昱明公现在有门下弟子四十九人,各具才华,徒孙不计其数,散居各处,且不分南北东西。许兄,你看吧,王门一脉,未来十年,比当年鼎盛一时的浙党还要厉害。”

“我听说王门有结社为明社,明宗旨,定章程,立规矩,其志不小啊胡兄。”

“呵呵,现在读书人,哪个不结社入会?十个读书人,起码有八个朋社书会。许兄,你没入过吗?从我启蒙开卷,入过的大大小小的诗社词会,没有二十也有十八个。”

“胡兄,不一样啊,不一样。”于广道感叹道,“听说南城学派也学了王门的,结了个同德会。连宗旨章程和会规,都是学得王门的明社。明社,是‘明德圉奸,昭公灭私’吗?”

胡之荣的关注点不在这里,他今晚邀请于广道谈论的事情,也不是这些诗社词会。

“许兄,你说到南城学派,他们的巨擎再明先生,河阴藩司杨大人,上了一封参劾折子,你知道吗?”

于广道看了胡之荣一眼,心里明白了这位今晚邀请自己的用意。不动声色地说道:“如何不知道!听说这封折子,惊动了内阁和都察院。那些还想保沈柏霖的人,死心了。”

“呵呵,沈柏霖脑子进水了吗?他怎么稀里糊涂地上了那么一封奏疏?说什么皇叔乐王谋逆,除了他本身狼子野心之外,皇上也有失德之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胡之荣砸吧几下嘴巴,“引经据典,好像他多会说话似的。居然还要皇上警身祭祖,下罪己诏公示天下,收拢四海民心,然后此叛逆可传檄而定。迂腐愚蠢啊!难怪皇上会雷霆大怒!”

“皇上朱批,‘丧心病狂,愚妄悖谬,以危言耸听邀名,交有司严惩!’”说到这里,胡之荣的脸上也露出惶恐之色,“如此严厉的朱批,本朝以来,十分少见啊。”

于广道端起手里的酒杯,目不转丁地看着,仿佛想看清楚这件浙南龙泉官窑的青天绿水碧叶杯,到底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看到于广道还在那里装糊涂,胡之荣忍不住问道:“许兄,你怎么还在这里稳坐钓鱼台啊?”

于广道抿了一口杯中酒,平淡地说道:“河阴藩台杨大人,弹劾河阴学政沈柏霖,说他在学政位上,贪赃枉法,徇私罔上,视朝廷法度为无物,公然货鬻科制公器。这份参劾,等于给沈柏霖的棺材板上,钉上钉子了。”

“昨个,金吾卫的缇骑,奉内阁上谕,日夜兼程,奔赴开封城,先将沈柏霖革职,再将他一家老小悉数锁拿进京,交三法司会审。这个下场,胡兄你说,沈柏霖当初上奏疏的时候,有没有想到?”

“可能想过,但他还是决定赌一把。”胡之荣沉声答道,“林阅新倒台后,沈柏霖忙不迭地悔婚退亲,割席断交,却不曾想,他这一出昏招不仅在士林留下了骂名,还得罪了盛国公、长林侯等勋贵。林阅新是在替他们挡灾,沈柏霖落井下石,于情于理,盛国公等人都要替林阅新讨个公道。”

“内外交困的沈柏霖趁着乐王谋逆,冒险一搏,拼着受皇上处分,也要博个刚正坚贞、冒死进谏的诤臣之名,重新赢得士林清流们的敬仰。有了这份名声和敬仰,就算蛰伏一时,早晚也能复起,更上一层楼。说不定还能得那些士子妙笔生花,青史留名。”

说到这里,于广道嘿嘿地问道:“这绝佳的主意,胡兄,你说是谁给他出的?”

听于广道点到了主题,却没有点破,胡之荣忍不住在心里骂道,你个狡猾的狐狸!心一横,你不点破,我来点破!

“许兄,豫章是一处战场,清理得是宗室勋贵、地方世家的羁绊韁锁。现在大获全胜,乐王以皇叔之尊,做了立威天下、血酬近臣的三牲。殊不知,京城里也有一处战场,很快也要见分晓。只是最后结果,不知是落在许兄恩师,首辅沈老的头上;还是我的座主,次辅尚老的头上。”

看着胡之荣炯炯的目光,于广道沉默不语。

德熙二十年秋,先皇大行,正弘帝继位。没两月,当时的次辅赵利伦伤心过度,身体一下子垮了。正弘帝当机立断,荣赐赵老归乡养病,迁当时的吏部尚书尚一阗为次铺,然后擢升他夹袋里的顺天府尹陈可法为吏部尚书。

到了正弘二年春,正弘帝借口思播土司作乱,朝廷进剿不力,将当时的兵部尚书徐阳免职,擢升热海总督汪中岛为兵部尚书。

于是,正弘帝在先皇留下的内阁中抢到了两席,加上后来态度暧昧、立场不定的礼部尚书郑时新,以及年迈体衰,把部务交给覃北斗打理的户部马继迁,正弘帝的根基越来越稳,离完全执掌天下只差首辅沈平安和次辅尚一阗。

沈平安是三朝元老,穆庙皇帝时就是吏部左侍郎,世庙皇帝时先为吏部尚书,后入值内阁为次辅、首辅,秉政十年。故吏门生遍天下,更是士林儒生敬仰的翘首。

尚一阗历任地方,后入朝为户部侍郎。先皇为了制衡沈平安,擢升他为吏部尚书,入阁班值。

他虽然也是进士翰林出身,但是因为舅舅的关系,与公侯勋贵们走得比较近。

于广道心里清楚。当前的情况很明显,皇上是想趁着豫章大捷,气势正盛的时候,彻底掌控内阁。

只是要拿下谁?自己的恩师沈平安还是胡之荣的座主尚一阗?情况难明。

从沈柏霖之事看,自己恩师要危险得多。

林阅新出事后,沈柏霖一番神操作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通过手段投靠到恩师门下。但奇怪的是,他的那份奏折,肯定不是恩师授意的。

自从新皇登基,恩师一直谨小慎微,恪守臣道,同时也极力约束门生故吏,奉公敬事,不准招惹事非。所以才能在首辅的位置上坐到现在。

自己恩师绝不允许沈柏霖上那份奏疏,那又会是谁怂恿他如此自寻死路?难道他跟公侯勋贵那边还没断干净,藕断丝连?

胆大妄为,敢赌敢博,确实是那边的做事风格。

想到这里,于广道试探地问了一句:“胡兄,沈柏霖此举,你的看法如何?”

“自己寻死,怨不得旁人!”胡之荣斩钉截铁地答道。

于广道明白了胡之荣的态度,这也是尚系一脉的态度。既然如此,那沈柏霖是受谁唆使的?难道还有第三方?

沈柏霖被递解进京,肯定会追索他的幕后主使。只要攀扯到任何一位身上,无论首辅还是次辅,革职削籍是必然的。

此事扑朔迷离,难明真相。看来只有等到水落石出,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谁就可能是幕后指使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宋体楷书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偏大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女生逍遥软萌
语速
适中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上一章章节列表下一章>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