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王爷很多。
主要是这会儿的人结婚实在是太早了,十五六岁基本上就有第一个孩子了,活到五十来岁有个**十来个儿女相当正常。
而且皇帝家条件又好,衣食无忧,媳妇也多,自然儿女也就多些。
不过这个时代的妇产卫生技术条件有限,养孩子基本上靠天,夭折是普遍现像。
要不然得家家都有足球队,甚至有的还有后备青年队。想想都挺带感的。
话说回来,足球这玩艺儿唐代就比较盛行了,皇宫里就有两个足球场,还有马球什么的。
虽然欧美因为压制中国宣扬自己的目的大量篡改伪造了历史,但事实就是事实,是抹不掉的。他们掩盖不了一切科技科学发源于汉唐的事实。
四大文明古国?呵呵
武怀表一溜小跑冲进后府南堂:“郎君,郎君。诸,诸王和公主来,来访。”
嗯?正在写东西的张军愣了一下,抬头看向武怀表:“诸王和公主?”
“是。韩王睦王郴王忻王四位亲王,护送升平公主携奉礼郎来访。”武怀表举了举手中的名刺。
“真的?”张军继续发愣。
“昂,真的。”武怀表点了点头。
“没有宣王?”
“没有。”武怀表摇了摇头。
张军放下笔用手轻轻敲了敲桌面:“行至何处了?”
“驿卒报,行刺于城南十五里驿庄。”
张军想了想,重新拿起笔:“到五里再报。”
“诺。”
“着人酒扫,备乐,备马,着帐仪出城。”
“诺。”
张军本来不想搭理他们,来就来呗,来了好好招待,明日晚召府内五品以上官员来设个宴也就完事了。
可是想了想,还是去迎一迎吧,必竟是几位亲王与长公主同来,都是皇帝的家人,姐姐,兄弟这些,虽然对自己没什么实际影响,但必竟也关系到皇帝的脸面。
而且李适这个人比较念情,向来对这些姐姐弟弟敬爱有加,也免得生了什么间隙。
再说升平公主的把儿子也带来了,也需要表达一下对已故尚父的尊重。
奉礼郎郭钊虽然才十二岁,但必竟是刚刚过世两年的尚父郭子仪的嫡孙,代宗李豫的亲外孙,深得皇室喜爱。
关键是他有五个伯父两个叔叔。
大伯父太子少保,代国公郭曜已经去世,但儿子郭锋位居光禄少卿。
二伯父郭旰也已经去世,死在平叛安史之乱的战场上。
老三郭晞,太子宾客,掌秘书省,赵国公。
老四郭昢,正议大夫,光禄卿,信国公。
老五郭晤,捡校尚书右仆射,兵部尚书。
他爹郭暧,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同正员,驸马都尉。
他七叔郭曙,检校左散骑常侍,太府卿,充左金吾卫大将军,祁国公。
他八叔郭映,太子左谕德,太常卿。
他还有八个姑姑,都嫁到了各大世家。
而且郭钊虽然是家中的老二,但他哥哥是庶出,他是嫡长子。
他爷爷郭子仪不只打仗厉害,也是真能干,他奶奶是真能生,而且还能养。教子有方。
就他家这一盘子端出来,那就是大唐这会儿最大的大马蜂窝,谁沾谁死。
那些世家门阀也得避其锋芒。
他妈升平公主当年因为发公主脾气被他爹郭暧一顿抽:真以为你是公主就牛逼呀?皇帝那是我爹不想当,要是他想当还有你爹事吗?
这话传到李豫耳朵里也不过就是一笑,因为这是实话。
李豫还带着她给郭子仪道歉,嘱咐她好好过日子。这就是打金枝的故事。
张军虽然不惧老郭家这一门国公,但是也犯不着因为些小事生出龌龊来。
这还不是最关键。
郭钊还有个堂叔叫郭昕,这会儿捡校尚书左仆射,安西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使,武威郡王。
这是张军心中无比尊敬的人。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
郭昕带着将士们,没有支援没有军晌,守卫了西域五十多年,战至满头白发,战至全军覆没。就在784年这会儿,大唐境域已经恢复了和平安宁,恢复了生产,官员继续享乐,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
郭昕带着他的部下正在西域战斗,坚守着那份忠勇和赤诚。
……
等到驿卒来报,诸王与长公主车驾已至城南三里的时候,张军起身前去迎接。
他并没按礼数带上府内五品以上官员,这一折腾得耽误多少事儿啊,大家都忙。
凤翔府百废俱兴,外来丁口增长的又快,政府机构也在改革的磨合当中,内部外部大事小事那是真的忙。
然后还要探查诸道消息,联络卢龙,侦察灵州,准备南征。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工作生活快节奏,和这会儿整个世界的慢节奏生活已经完全不同,真的没有时间陪这些王爷们闲扯皮。
在城南两里亭的小桥边,张军和过来不知道干什么的诸位王爷还有长公主车驾相会。
张军下了马在路左等候,身后仪仗排开,乐队奏鸣。
长公主车驾在最前,及张军身侧停下,张军扫了一眼,好嘛,足有二十几架马车牛车,除了禁军仪仗,还跟着上百仆役。
前面说过,这会儿的贵人出行相当罗嗦,连厕纸坐垫都得带着。
吃饭喝酒的家什,衣服,平时常用的物事,喜爱的物件,宠物,条案胡椅,床榻,帐篷,再加上各类奴隶家仆。
不比搬家省多少事儿。
不过这些人不会都跟着主子进城,除非是在这边有别院的。
像长公主在凤翔就有侧府,平时有家仆打理,哪怕一年也来不上一回,但什么都不缺。
不过这会儿不管是长公主还是这些亲王,在凤翔都是客人了,凤翔城已经从头规划改建,原来的老房子都没有了。
现在除了皇帝的行宫以外,城内再没有任何皇亲国戚重臣官员的外院侧宅。就没有夯土建筑了。
张军也不怕以前这些人来找,凤翔是经过战乱的,现在连城墙都不设了,你找我要房子?打仗的时候你在哪?
想在这边建外宅可以,重新批(买)地建呗,而且只能建砖混房,最高两层。
这种砖混房和现代的还不同,主要结构是水泥青砖,但仍然大量使用了木料,使用了这个时代的工艺,只是承重保暖部分用了现代技术。
房子变得轻薄保暖耐用,但外观上并不是一水的红砖或者灰墙。
“凤翔牧,增,见过大长公主。”张军走到长公主的车驾前拱手施礼。后面的亲王还不够资格让他行礼,职务还没有他高呢。
唐代的尊贵要看实际职务,并不是皇帝家的人就天生高高在上,亲王担任刺史一样要受上官节制。
这一点就特别好,是历朝历代所不能及的。
只不过皇家嫡脉有天分加成,一般职务都会比较高一些,比如节度使,道员,观察处置或者大将军什么的。
他们做官只是遥领,一般并不会赴任,只是由长史或者信任的人代行职权,算是开府。这算是皇家的特权。
“节镇免礼,奴打扰了。”
升平公主的声音有点媚,自带着一种从小养成的威仪,被侍婢扶着从马车上下来和张军见礼。
后面车上几位亲王也下了马车,过来和张军见面。也就是相互拱拱手客套客套,算是大家认识一下。
其实这些人年纪都不大,韩王李迥才三十五,睦王李述年纪大些也不到四十,郴王忻王还不到三十。升平公主正好三十岁。
李适的孩子更要小些,老大,也就是张军前面提及的宣王今年才二十三。
其余皇子基本上都是几岁十几岁年纪,虽然封了王,还并没有什么职务。
宣王是太子,也就是顺宗李诵,所以张军才特意问了一句。
太子如果来了自然就又不一样了。
这里还有个趣事。
李适不只是喜欢别人老婆,还喜欢收养子,最狠的是李诵的儿子李謜,也就是他嫡长孙,被他看上了,收为养子,十岁就敕了节度使。
可惜这孩子福气不够,十八就死了,被李适追封为太子,专门设了一个署令官为他守墓。
如果这孩子活着,他和他亲爹谁能当皇帝还真不一定。
见过礼,大家各自上马上车,一起进城。
长公主和亲王们带来的人马除了随身以外并不会跟着一起走,而是另行安排到驿馆候命。
张军骑马随在长公主车边,车门帘子挑开着,长公主靠在车门处看着外面,和张军一路说话。郭钊也在车里,在妈妈身后打量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