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季布这番话语,阳毅不由陷入漫长的沉思之中。
陵邑制度,算是阳毅前世修学之时,对刘汉印象最深刻的制度。
于后世君王有所不同,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对于‘死亡’的话题,从来都没有太大的忌讳。
早在刘邦还带兵驰骋关东之时,其死后安葬所用的长陵,就已经开始建造了。
高皇帝九年,刘邦更是接纳娄敬的建议,下令将关东地区的豪门望族、官员勋贵举家迁入长安。
再在长陵附近起建陵邑,用来安置这些关东移民。
刘邦想的很简单:把官员、豪强举家迁入长安,方便官员在长安工作不说,也利于长安附近区域的经济建设。
对外,刘邦也解释的很合理:爷们儿死了之后,就要埋在长陵了,如果没几个有头有脸的人家守灵,那爷们儿的面子还往哪儿搁?
就这样,一条关乎刘汉王朝国运的制度,便在高皇帝刘邦的亲身示范后成为定制。
——皇帝自登基就开始建造陵邑,广迁天下豪杰至关中!
这样一来,关东地方的刺儿头们,就都被强制迁移至天子脚下,再嚣张的地头蛇,也得被收拾成规规矩矩的蛐蛐。
有了先驱者们的‘前车之鉴’,那些还没被迁移的豪强,自然也会心生忌惮。
为了不被强制迁至天子脚下,自然就要收敛一点,免得枪打出头鸟。
而阳毅想要借陵邑之事重归朝堂,也算是无奈之举。
——此时的汉室,实在是太穷了些……
别说大兴土木了,就连建造都城长安这么重要的事,都逼得首席工程师阳城延日夜无眠,穷思经费来源。
长安城自高皇帝五年起建,至今过去了足足七年,却连城墙轮廓都没完成。
如果按照历史轨迹,长安城彻底建造完成,更是要等到七年之后的孝惠六年!
都城的建造工程,都能被硬生生拖十四年,就足以说明此时的汉室,究竟有多么贫穷了。
中央贫穷,就意味着‘无为而治’,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而在阳毅的认知中,‘无为而治’,也就意味着啥也不干!
可阳毅要想回归朝堂,又必要做点什么事。
陵邑制度,便顺其自然的出现在了阳毅脑海当中。
在阳毅看来,有刘邦亲自定下的陵邑制度,无论中央再怎么没钱,朝堂再怎么推崇‘无为而治’,帝陵、陵邑的建造,都势在必行。
只要帝陵、陵邑起建,那就必然需要有人去监督,去负责;阳毅也就有机会染指其中,捞取一些政治声望。
但季布说的没错:帝陵之事最为关键的一点,被阳毅遗漏了。
——主要负责这件事的,绝对不可能是什么小鱼小虾!
甚至就连丞相萧何,都大概率要挂个名,做理论上的‘主要负责人’。
明白过来这一点,阳毅纵是顾忌亲疏,也只好将家中的事,隐晦的摆在了季布面前。
“季兄不知,弟长兄去疾,已为家父举为长乐宫谒者,侍于太后左右……”
“于少府,弟已然无甚助力……”
言罢,阳毅便略带失望的低下头,思虑起此事,还有什么其他的解决方法。
甚至就连‘放弃在帝陵之事上插手’的念头,都已经出现在了阳毅的脑海当中。
而在阳毅身旁,季布也是流露出了一丝凝重之色。
“少府卿如此筹谋……”
“只怕非为阳氏一门所虑……”
似是自语的一声呢喃,顿时惹得阳毅眉角一挑。
“季兄此言何意?”
就见季布又是长叹一口气,方道:“弟当知,陵、邑若起建,则必当由少府为主。”
“无少府之钱、粮,及能工巧匠,此事断无以成行。”
“陵、邑之事又干系重大,非萧相国为主不可。”
说到这里,季布不由意味深长的望向阳毅。
“往昔,萧相国主建长乐、未央两宫之时,少府阳公便于旁佐之。”
“陵邑之事,恐亦如是……”
听到这里,阳毅面色稍一滞,旋即大惊失色!
直到听到季布这句话之后,阳毅才终于明白过来,老爹阳城延的担忧,究竟来自何处。
不是阳城延对刘盈的未来感到悲观,也不全是担心阳家上下未来被吕雉报复,而是政治阵营!
——老爹阳城延,是当朝丞相,汉开国第一侯,酂侯萧何的人!
阳城延担心的,并非是阳家被吕雉认为是刘盈的爪牙,而是担心萧何、阳城延在内的‘中立开国功侯’阵营,被吕雉认为是刘盈的势力!
道理再简单不过:阳城延和萧何是‘老搭档’,阳城延效忠刘盈,萧何就逃不开干系。
丞相萧何又是如今,开国元勋中立一派的领头人物。
如今朝堂,效忠吕氏的,不过是周吕令武侯吕泽的往昔部旧;站队刘盈这边的,也就是季布和阳毅二人——起码阳毅是这么认为的。
而除了这十几个人之外,三公九卿、朝臣百官、功侯一百四十六,几乎全都是中立阵营!
太后、天子两方暗弱,外朝势大,这才能让刘盈、吕雉两方势力之间,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再加上吕雉、刘盈之间的亲缘纽带,才让朝堂政治格局归于安稳。
可一旦吕雉得出‘刘盈已经掌控朝堂’的结论,那刚刚稳定下来的汉室政坛,就必将迎来又一场动荡!
——儿子刚登基,还没加冠亲政,就已经把朝堂掌握在手上,吕雉心里能舒服?
就算吕雉没意见,那吕家那些个外戚,周吕令武侯的那些部旧,能甘心就此认输?
绝不可能!
真到了那时候,恐怕坊间那桩‘太后要遍杀功臣’的风论,就要成为现实了!
“好家伙……”
“个顶个的人精啊……”
到了这时,阳毅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太后吕雉,会有‘遍杀功臣’的冲动;开国元勋们,又为何不敢投效刘盈了。
——只要吕雉尚在,刘盈又未亲政,那百官公侯最好的选择,就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认真做好分内之事!
如若不然,投效太后吕雉,就会沾染‘不忠天子’的污名;献忠于刘盈,则会被编排为‘以疏间亲,离间天家母子’!
“原来如此吗……”
这一刻,阳毅终于看透了汉室初,‘吕雉专权’‘吕氏乱政’的真实原因。
而阳毅对未来的规划,也恰恰是从这一刻开始,才终于走上了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