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有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个人记性再好,也不能时时刻刻对每一件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数家珍。
如此,还不如动动手指头用白纸黑字记下来。
这样只要手稿不丢,便是你记忆的额外载体,时刻备在身上,便不会有忘记的时候。
可对于在云天观生活了不下十年的汐微语和云龙葵而言,云天观中的一草一木仿若烙印般刻在她们的脑海中,即便她们有一天,忘了自己姓甚名谁,只要把她们丢在舜源峰上,她们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走回这屋子。
这样的记忆,在她们心中已然是根深蒂固了。
汐微语如此,云龙葵亦是如此,而那三个下山去寻汐微语的弟子又何尝不是如此?
若三人都被胁迫着画出云天观的布局,那二女自也能仿而效之。
眼下二女正各自持着一支毛笔在一方纸上作画。
所谓字如其人,画如其神。
汐微语精于音律,生性洒脱,因而她的笔画都要更为灵动飘逸,放荡不羁。
一样样画中物事,在其笔下栩栩如生,仿若被赋予灵魂和韵律。
云龙葵天性纯真,目无尘埃,她的每一笔,每一画,似雕似琢,一丝不苟。
在她笔下的每一样物事,就像是精简的实景雕刻,若与原物对比,定然在大致框架上挑不出半分毛病。
见微知著,只要见着二女作画时的肃穆神情和大方仪态,便可知晓这齐天寿齐观主在管教徒弟时定然费了不少心思,传授予徒弟的不仅是求仙问道的功法和炼丹之术,也重在培养他们的素养和气质。
如此能否得道成仙暂且不论,至少这样的人能够修炼出一种定力,轻易不受外物所扰的定力,这样的人绝不会在任何威逼利诱下轻易妥协变节。
难道是自己的判断出错了?姜逸尘不由心生疑问。
不出一炷香的功夫,汐微语和云龙葵已将她们脑海中关于整个云天观的记忆跃然纸上。
不得不说姐妹二人心有灵犀,分明是出自两个人的手笔,可若是单较画中内容而言,近乎是一个模子拓印出来的。
即便是构造相近的建筑,二女亦在其上添加了同样的特征标识,让人不需看边上的注释,便能作出区分。
二女所画的正是云天观的整体布局图,也是整个“云端之城”的全貌。
自舜源峰山腰起至山顶的前半部分,便是云天观前山,即道观主体。
寻常道观根据八卦方位,乾南坤北,以子午线为轴,坐北朝南来布局,在中轴线上是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两边则根据日东月西,坎离对称的原则,设置配殿供奉诸神。
以云天观的建筑体量而言,只算得上是个小型道观,各建筑虽坐北朝南设立,可在布局上却不拘一格,乃是顺延着舜源峰的山势走向,自下而上,自西而东,以北斗七星的方位设立诸殿。
云天观这样的建筑排布,更为贴近所谓的天人之说,寓意:顺应天道,方可得道升仙。
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
在镇守山门的护法神上,云天观倒没有另请高明,仍由能辨真伪、察善恶的“王灵官”镇守,因而山门瑶光殿亦为灵官殿。
瑶光殿之后便是开阳殿,开阳殿中奉祀太乙救苦天尊,寓意在世行善,救人于苦难。
那些为数不多的云天观信众,多是受惠于下山子弟授予的丹药,有心者均至此殿中还愿。也
因来者多为寻常百姓,念之旅途奔波,辛苦劳累,遂第二任云天观观主另兴土木,在开阳殿旁侧设立客居之所,以留宿来访之客。
玉衡殿为寻常道观中所称呼的娘娘殿,供奉有眼光娘娘、耳宫娘娘、送子娘娘,寓意化人间不可化之事,解人间不可解之难,亦有不少信众特来此处,意在求取云天观安胎保子的丹药。
天权殿,居于七星之中,在云天观中为掌管运势的斗姆殿,观中重大事宜,观主定会携众长老在此问询天意作参。
天玑殿为主神殿,供奉丹道上的太上始祖,太上老君。
天权、天玑二殿,是为云天观的大脑中枢,观中诸事,均由观主召集观众在此二殿上做定夺,观中弟子修习每日功课,观中接待观外来客等事项,也多在此二殿中完成。
若说天权、天玑二殿为云天观的枢纽中心,那么天璇、天枢二殿便代表着云天观的底蕴和传承。
所谓“除病解危千金仙方普受惠,坐虎针龙广施兹悯救众生”,天璇殿又名药王殿,在一般道观中,信众在此祈求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而在云天观的理念中,人本身是无法得道成仙的,唯有吸纳天地精华,改善自身体质,再以适当的功法相辅,方才能堪破天道,云天观设立初衷便是以丹药凝聚天地精华,借丹药做辅修道正仙。
天璇殿既为药王殿,藏有云天观十之七八的丹药丹方,可谓是云天观的心脏所在了,人若丢了心,那人便不成人,天璇殿有失,那云天观和普通道观也再无异同了。
故而,天璇殿于云天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必当有四位弟子轮值把守。
天枢殿供奉的并非寻常道观的三官大帝,而是于云天观创立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历代先驱。
云天观立观至今百余年,有过六任观主,可天枢殿中却供奉有十多位灵牌,除却前五任观主的牌位外,余者亦与云天观渊源颇深,他们在舜源峰上追求仙道时,尚未有完备的建筑和体制,更无云天观之称,但若没有他们的开荒拓野,也绝难有这些后辈子弟的继往开来。
图画下半部分的便是云天观前山的布局,将视线挪向上半部分,便来到了后山。
当先见到的,是数列错落有致的房屋,这是观中的弟子住所。
这些房屋在讲究建筑风格统一协调的同时,各间房屋均错开一定距离,也留足了空间让众弟子们张扬个性,不至于见到如寻常道观中一般无二、枯乏无味的住房。
汐微语和云龙葵的居所自也在其中,盖因二人是观中仅有的两朵金花,遂享受有最优厚的待遇,与其他房屋相去较远,较为静谧,不易被扰。
再往上看去,已是后山深处,路途逐渐曲折,岔路纷杂,分别通往数位长老,太长老的住所。
至于观主所在的“云天居”,在图中自是尤为显眼,鹤立鸡群于后山西北方位。
汐微语和云龙葵不约而同地以连串小方格作“登云梯”,表明上云天居的必经之路——登云梯。
两幅图,风格迥异,可任谁手中持有二者之一,都能对云天观的大致布局一目了然,不疑有他。
如此细致的画作为何还只能说是大致布局呢?
只因,两幅画上同是写有“宝华洞”三字的洞府,在二女笔下实在天差地别。
并非是其模样天差地别,毕竟二女不过是用个圆圈来代表洞窟,而是其所处位置竟不在同一方位,对于只冲着宝华洞而来的人,这两幅画的价值已然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