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闻争的举措,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朝堂上一时之间,乱作一团,可即便如此,闻争还是拍了板。
并且在宫中设宴,为两位状元接风。
举措瞬间下达百姓,除了那些在朝堂上能说上话的心中不悦,底下的官员将士下至百姓无一不拍手叫好。
如今,把民意放在了第一位,百姓自然是高兴的。
新颁布的官吏条例中有规定,若是百姓不满,上达天听,则永不录用为官,家中九族三世不得入朝。
这样的举措,让百姓惊叹不已。
而朝中,军中的将士跃跃欲试,谁不想给自己博个好官位。
大闻迎来了最热闹的参军热,凡是满龄的男子都想进入军营试上一试。
颁布完了新的举措,闻争便去了叶楚宫中,陪着叶楚和小皇子。
叶楚也听说了朝堂上的新鲜事,只是,她知道闻争下了朝便不愿谈政事,也就闭口不谈了。
在后宫之中,向来是闻争提政事,叶楚才会答,平日里叶楚都是和他聊些寻常的事情。
“今晚状元接风宴,把皇儿抱去吧。”闻争一边逗弄小皇子,一边说道。
叶楚拧了拧眉,颇为不解,“今日不是为两位状元办的庆功宴吗?为何把皇儿抱去?”
“皇后不必忧心,朕只是借着这个机会,让大家都认识一下皇儿。前些日子,百官忙着科考事宜,皇儿出生反倒是冷落了些。”
“皇上,皇儿还小,这些虚无的东西,不要也罢。”
闻争像是没听到叶楚说的话一般,勾唇轻笑道:“就这么说定了,晚上开席的时候,让奶娘把皇儿抱去吧。”
秦欣柔不知从哪里得了闻争要把小皇子抱到晚宴上的消息,心中有些焦急。
这庆功宴上,百官齐聚,难道说,皇上想借此宣布立太子的事宜?
她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若是立了叶楚的孩子当太子,她就再也没有办法把叶楚拉下皇后的位置了!
秦欣柔思绪飞速地转着,很快便有了主意,她似乎很久都没有去太后宫里请安了。
秦欣柔连忙让人备了些点心,拎着去了太后的宫里。
太后自从上次在宫中发现了秦欣柔的东西,对她便不是很友好。
秦欣柔拎着点心进来,连忙打开拿到了太后的面前,“太后,这是江南有名的点心。嫔妾还特意做了一碗桃花玉酿,皇上都觉得不错呢,太后不若试一试?”
太后挑了挑眉,只是朝着食盒瞥了一眼便移开了,不说吃也不说不吃,“淑妃有什么事便直说,哀家这,可不是你能耍心眼的地方。”
秦欣柔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但为了阻止皇上立太子,她今天必须跟太后禀明。
“太后,嫔妾此次前来确实有事。”
太后轻哼了一声,一副了然的模样,“哀家自是知道,淑妃无事不登三宝殿。”
秦欣柔咬了咬嘴唇,还是说明了来意,“皇上要借着今晚的庆功宴,立太子。嫔妾只是希望,太后能劝一劝皇上。这本就有违祖制,历朝历代,都没有直接立太子一说。”
太后的眉心紧拧,虽然心底不悦,可倒也没有轻信了秦欣柔的话,“你是如何得知皇上晚宴上会行立太子之事!”
秦欣柔垂着头,声音也闷闷的,“嫔妾的婢女去量衣局的时候,听量衣局的绣娘说的。绣娘今日都比较繁忙,那是因为皇上让绣娘赶制一套小皇子的衣服,说是今晚要用。嫔妾便想着,今晚是两位科考状元的庆功宴,小皇子出席,想必皇上自有安排。”
“简直胡闹!皇上竟然要借着庆功宴立太子,太没有规矩了!”
秦欣柔立在一旁不敢做声,看太后生气的模样,想来晚上的庆功宴必然不会如了皇上的意。
见自己的目的达到,秦欣柔便找了个理由退下了。
太后自然不能直接质问皇上,一切便等着晚上庆功宴的时候,看情况再做定夺。
庆功宴开始之前,太后便看见,奶娘抱着小皇子出现在了庆功宴上。
太后的神色便有些不愉,看来秦欣柔说的竟然是真的。
宴席开始,百官就座,闻争和叶楚也坐在了上首。
闻争宣布宴席开始,太后便接着开了口,“今日为两位状元庆功,百官朝贺。哀家也喜得皇孙,便趁今日让大家一见。”
太后看着奶娘,显然是让她把孩子抱过去的意思。
奶娘不知如何是好,却见叶楚已经朝她点了点头。
奶娘这才敢把小皇子抱上前,只不过,并没有递到太后手中。
太后继续说道,“这可谓双喜临门,只不过今日主要还是为了两位状元庆功。哀家也不想让皇孙搅了这兴致,既是百官都已经知晓了,便让哀家的皇孙先行下去歇息吧。毕竟孩子还小,在这外面风吹着哀家也是心疼不已。”
太后发了话,奶娘只好把孩子又抱了回去。
太后说完又看向了闻争,她的嘴角微微上翘着,俨然一副慈母的形象,“皇上,哀家如此安排,可好啊?”
闻争眉心紧拧,太后的做法,显然是让他断了立太子的念头。
只是百官面前,他也不能让太后失了面子,“母后所言即是,晚间风大,小皇子确实不宜在外逗留,还是母后思虑周全。”
立太子的事,便就暂时翻了篇。
可叶康却嗅到了其中的猫腻,这分明是太后想要阻止立太子。
叶康的眸子在闻争和叶楚还有太后三人之中转了转,心中早就有了想法。
立太子于他来说,可谓百利无一害,他自然是要支持的。
第二日上朝,叶康便遣了门下几个学生进言立太子之事,这件事他出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立太子之事于叶府,那是天大的好事,自然不能由他起头。
朝堂上,立太子之说一起,附和者众。
当然这些并不都是叶康的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知道闻争有立太子的心思,他们在其中附和,无非就是讨好闻争罢了。
朝臣谏言立太子,太后却不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