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作为李云龙的老搭档,果然是朝夕相处的人眼里头,就是出不来什么大英雄人物。在赵刚的眼里,作为他老搭档的李云龙身上全是各种各样的毛病。当然,人家并不否认李云龙有优点,但他的优点也仅仅就限于是作战的时候鬼点子多。
当初的晋西北铁三角里头,李云龙属于那种很能够冒尖儿挑头的一个。
三个人之中,孔捷是最服从上级命令的。上级指哪儿,他就打哪儿,但在何远的眼里,这个人,如果以后真的能够有所突破,真的能够有所作为,或者说,被提拔到军长、纵队司令之类的位置上面。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在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很大的事情人,让孔捷突然觉醒了作战指挥的那根儿神经,或者干脆是之前没有开窍的人,突然开了窍。另外的一种可能则占比要重得多,大概可能性占到九成,那就是,因为部队的整体扩编,赶鸭子上架了。毕竟,孔捷这个人还是比较服从命令的。
但是,在指挥打仗这一方面,不得不说,在几个人之中,孔捷算是最弱的一个。他指挥打仗,恐怕就只会拿人命去填了。当初总部受到袭击的时候,他所率领的团为了掩护总部,而差点儿都被打光了。但即便是后面回忆起之前的作战,他的结论,却依旧是他为总部挡了枪子,他觉得很光荣。
可是,在何远的眼中,打仗不是这么打的。中国人民的确在某些程度上面比不上提前上跑道已经跑了很远的日本鬼子,的确在很长一段时间之中,需要用人命去换取宝贵的时间,用人命去催促整体的快速发展。但是,这种措施仅仅是在最初的时候才适用。在长远的角度上来说,就算是有再多的人,也没有这么填的!这样的打仗,就跟后世打游戏一样,通关前几关可能觉得很顺畅,但后面一旦加大难度,很可能就立马毛了爪。
所以,孔捷这个人,在何远的眼里,最多也就当个团长的命。如果部队迅速扩编,他能够担当的责任,也仅限于是一个师长而已。当司令,他还没有那个能力和格局。
至于铁三角里面的另外一位,丁伟,何远则觉得是个难得的帅才。眼光很好,虽然运气不太好,没打过什么像样的仗,机会不多。但从他打过的几次战例来看,他的脑子也是非常够用的。打仗有自己的一套策略,而且,从和他接触来看,这个人是很乐于学习的。这样的人,将来必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过,别说他不在何远手底下,就算是现在就在,何远也不会把这样的一支队伍交给他。
因为,目前的丁伟的能力,还不符合何远对于这个职位的定位。丁伟有指挥才能,但打仗的时候不善于出其不意,更多的时候,还是按部就班的。而且,如果任用这么一个人,来管理这样的一支部队,那不是在锻炼他,而是明明白白的就耽误了他!
这样的事情,何远是不能做的,物尽其用,既不是废物利用,更加不是把不合适的人,放到不合适的位置上面去。
俗话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才以避短,资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勿复多苛求。因才适用,这才是作为一名上司最最应该学会的内容。而绝不是以为难自己的部下为代价,做出一些极为不合理的判断。
最后,则是何远现在最为看好担当这一职位的李云龙了。面对着赵刚极为不信任的目光,何远细心的对他解释说:“你看看我刚刚提出的几个条件,首要的一个条件,既然这支部队是游离于部队之外的,我当然没有办法事无巨细的对他进行指挥。那么,关键的问题就来了,怎么保证这支部队既要游离于部队之外,又不能再我看不到的地方跟小鬼子暗通曲款,一不小心就叛变到另一边去了呢?这其中需要怎样的控制力?”
赵刚不必多加思索,就回答说:“当然是要绝对忠诚!这一点,我并不否认,李云龙是红军出身,即便在团长的位置上几上几下,但也没有动摇过对于党、对于军队的忠诚。我不怀疑他的忠诚度,这一点,我也承认,他很符合要求。”
何远说道:“对嘛,我也觉得这件事情很对!想当初,我还在老团长手下做事情的时候,就经历了你所说的这几上几下。但是,每一次,我看到的都是,我的老团长在遭到上级的批评之后,并不会一蹶不振。哪怕只给他一杆老套筒,只要还让他打鬼子,上了战场,就依旧能嗷嗷叫!而且,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都从来没有改变过对部队的信心。你刚刚说的很对,我这个老团长,是红军时期翻雪山、过草地,好不容易活下来的老革命了。他对于部队的忠诚,那是刻在骨子里的。这种人,遭遇过最艰难的时候,也遭遇过晋绥军的糖衣炮弹,但无论怎么样,他都从来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心。我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极为坚定的抗日英雄,来带领我的这支部队。有了这样的一个人,我才能够保证,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不会选择利益,而放弃对部队的忠诚。这一点,他做的就很好。”
赵刚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恐怕,也就这么一点做得好罢了,我知道,首长对于李云龙还是有些感情在的。但是,恕我直言,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接,请首长不要责怪。我还是觉得,首长对于李云龙实在是太过于宽容了,这个人可以用,但是,起码在他肯改邪归正之前,还不能大用。即便再忠诚,也抵不过他喜欢惹事情!喜欢惹事的人,你把他派去一个没有办法随时监督的岗位上,就是会出大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