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看到前方有个道人向他问话,急忙整理衣束,抬头观望。
只见那道人身披锦衣,手持拂尘。卖相看上去端的不凡,一副飘然仙人模样。
此人孙悟空见过几面,便对唐三藏说道:“小和尚,此人乃灵山脚下,玉真观的金顶大仙,看样子是来接我们的。”
唐三藏上前一步,行礼道:“贫僧正是从东土大唐而来的取经者。”
那金顶大仙笑道:“圣僧今年才到,我却被观音菩萨给哄了。她十年前领了佛祖金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
原本说两三年那取经人就会到我这里,我年年等候,始终渺无音讯。不曾想直到今日你才到来。”
唐三藏双手合十,拜道:“有劳大仙盛意,贫僧感激,感激!”
金顶大仙邀请道:“圣僧还请入观一坐。”
唐三藏几人遂牵着马,挑着行李,与金顶大仙进入道观。
说来也奇怪,这灵山乃禅门圣地大雷音寺所在之地,却偏生有个道观在灵山的山脚之下。
玉真观地处灵山山脚,也就是说一切来往大雷音寺的仙人,都在金顶大仙的眼皮底下经过。
这样一来,如来和哪些仙人有来往,禅门又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金顶大仙大体上都能掌握。
能够在灵山大雷音寺下建立道观,此人要么具有令如来都恐惧的实力,要么就有令如来都害怕的后台。
而显然,这金顶大仙的实力连小白龍都不如,不可能拥有令如来惧怕的实力。
因此,金顶大仙背后必定站着一个高人。而这个高人,不是太上老君就是玉皇大帝。
也只有他们两安排的人手,在灵山脚下明目张胆的监视禅门的一举一动,却不会被如来给拔出掉。
几人跟在金顶大仙身后,来到了他的玉真观中。
在观中喝了茶之后,唐三藏又在观中沐浴更衣,为登上大雷音寺做好准备。
唐三藏换了衣服,披上观音菩萨赐给他的锦斓袈裟,有戴上了毗卢帽,手上拿着锡杖,拜辞金顶大仙:
“承蒙大仙招待,小僧朝佛之心急切,就此拜别!”
金顶大仙笑道:“圣僧之相,真乃佛子也!”
唐三藏念了声阿弥陀佛,拜别了大仙,就要离去。
那金顶大仙又道:“圣僧别急着走,且让我送一送你。”
唐三藏说道:“有劳大仙费心了,大圣来过灵山,认得路。”
金顶大仙摇着头说道:“大圣认得的是云路,不识地路。”
孙悟空点头道:“这个讲的是,我虽然走了几次雷音寺。但都是云来云去,不曾从地上走过。既然如此,那就劳烦你送送我们罢。”
金顶大仙微笑着在前方带路,领着众人穿过了玉真观的中堂,又从后门出来。指着灵山说道:“大圣,圣僧,你们看那半空中有五色祥光,瑞霭千重。那就是禅门的圣地—
—灵鹫峰。”
灵山灵鹫峰,乃灵山最高峰,也是如来修成丈六金身的地方。
唐三藏闻言,立马跪地,对着那灵鹫峰拜了三拜。
猪八戒拾掇道:“师傅啊,现在还不到拜的时候呢。常言道,望山跑死马,我们离那灵鹫峰还有很远的,你现在就拜,若拜到山顶上,那得磕多少头啊?”
唐三藏今天到了灵山,心情前所未有之好,也就没有骂猪八戒。
那金顶大仙说道:“大圣,你与圣僧、天蓬、卷帘四位,已经看到那禅门之圣地,我就此回去了。”
说罢,便转身往他的玉真观走去。
于是,大圣在前面领着唐三藏等人,不紧不慢的向着山头走去。
几人走了大约五六里路,忽然见到一条大河。这河大约**里宽,水流湍急,浪花翻飞。
唐三藏见此,大惊道:“大圣,这条路的尽头竟是一条大河,莫非是大仙指错路了?这河如此宽阔,水流如此汹涌。河边又没有船只,我们如何得过?”
孙悟空眼睛尖,一眼就看到了远处有一座大桥。便说道:“就算给他十个胆子,那金顶也不敢给俺老孙乱指路。小和尚你且看那边,不是有一座大桥吗。”
唐三藏走近一看,果然看到一座大桥横渡在这宽敞的河流之上。
大桥上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凌云渡”三个大字。而这座大桥,乃一根独木桥!
远远望去,只见一条破涛汹涌的河流上面,横空放着一根圆形独木。这独木桥直径不过一个小孩的拳头,且十分细滑,凡人根本无法走过去。
唐三藏心惊胆战的说道:“大圣,这桥根本不是人走的,我们还是去找别的路吧。”
猪八戒也惊慌的说道:“这座独木桥,又细又滑,下面的大河有极为凶险。我们倒是敢走,可师傅走上去,不用两步,就非得摔下去不可。”
正在这时,只见从那河的下流,有一个人撑着一条船过来,高声叫道:“上船,上船。”
唐三藏大喜,兴奋的说道:“大圣,徒弟们,快看那儿有条渡船过来了。”
孙悟空顺着声音看去,那条船顷刻间便来到了众人的前方不远处。孙悟空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了这摆渡人的身份。
正是南无宝幢光王佛,而他所撑之船,乃一条没有底的船儿。
孙悟空没有点破他的身份,只是叫道:“撑船的,到这里来。”
那南无宝幢光王佛撑着船,霎时间便靠近了岸边,又高声叫道:“上船,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