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枕头风
林青婉知道这一次她是把杨大姐给彻底的得罪了,不过她并没有放在心上。
如果不得罪人的前提是必须让自己心里窝屈着,那么,她情愿选择去得罪人。
杨铁柱砍柴回来后,就被何氏叫去了正屋一会儿,估计是向在儿子告状。
不过林青婉见他回来后并没有对她说什么,也没有问什么,样子还跟平时一样,那她也就当作不知道什么事都没发生了。
其实杨铁柱在被叫过去后,她心里还是有些小忐忑的。
但终归,这个男人没有让她失望。
心里嘴硬着不在乎男人能不能理解,但是多少还是有些怕他的不能理解。
这就是言不由心的女人啊!
所以当杨铁柱用自己的举动来表明自己对媳妇儿的全然信任与理解,林青婉心里顿时是一片春暖花开。
满身欢喜流于言表,又是撒娇又是眉眼纷飞的,把杨铁柱迷得五迷三道的,顿时找不到北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气氛很沉闷,杨大姐也不扒拉菜了,何氏的脸拉的老长,王氏则是一会儿瞄瞄何氏一会儿瞄瞄杨大姐,一会儿又瞄瞄林青婉的,脸上还不时流露出诡异的笑容。
林青婉顿时被王氏弄无语极了,不过她也没有理她。
这段时间一直放假在家的杨学章,在饭桌上说要去同窗家里住几天,何氏问清楚是哪位同窗家住哪里后,就同意了。
吃过午饭后,何氏就把她们一干人等都赶出正屋,估计拉着儿子去交代什么了,大家倒也落的轻松。
在屋里午睡了一会,杨铁柱和杨铁根又去山上砍柴去了。
这里的冬天太冷,时间又长,趁现在天还不冷,多砍些柴存着也是好的。
杨铁柱走后,林青婉就起身了。
她把头发随便挽了一个髻,就开始继续做冬衣。
林青婉并不是一个能藏的住事儿的人,所以她一直忍到晚上都躺床上了,两个人甚至还在床上做了一下有氧运动,洗好收拾好又躺在床上准备正式睡觉来的。
杨铁柱仍然没有开口问她上午的事儿。
她终于忍不住了——
“你怎么不问我上午的事情?”
不打自招的孩子其实最可爱了。
杨铁柱用手顺着怀里媳妇儿的长发,他当然知道媳妇儿问的是什么。
“有什么好问的,肯定是我娘还有我大姐胡搅蛮缠。”
杨铁柱的口气很肯定,他太了解那两个人了。
能忍到现在才找他媳妇儿的碴,实属难得。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媳妇儿向来聪明,一直也没给她们什么机会。
林青婉心里的小人儿顿时泪流满面,这人太信任她了!
说出来的话——真是太让人心里舒坦了。
男人一宠自己,她就有些小傲娇了。
只见林青婉爬起身,对杨铁柱嘟着嘴,一脸委屈样,“你娘和你大姐她俩合伙欺负我——”就只能你们会告黑状呀,人家她也会好不好。
杨铁柱顿时心疼极了,摸摸媳妇儿的小脸儿把她拉进怀里,刚毅的脸都心疼得揪起来了。
“她们两个就是喜欢胡搅蛮缠,你不要理她们。
下次再找你碴了,你就躲起来,等我回来再给你出头。”
他家媳妇儿这么柔弱,可不能让人给欺负了!
要不怎么说,娶了媳妇忘了娘。
杨铁柱就是个最好的例子,甭管自己惹不惹得起他娘,为了媳妇儿,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林青婉窝在男人怀里,手指在他厚实的胸膛上画着圈,边嘟嘟囔囔的把上午的事儿描述了一遍。
话中倒也没参假,实打实的把整个事件的经过给说了一遍。
杨铁柱听完之后,称赞自己媳妇儿很聪明,懂得打迂回战术。
还说她说杨大姐的那番话形容的真好,杨大妹就是一个上桌吃饭下桌骂娘的人。
林青婉很满意自己男人的态度,两人又腻歪了好一会儿,她才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安心的闭上眼。
杨铁柱看见媳妇要睡了,便把被子裹好,也闭上眼睛准备睡觉。
何氏、杨大姐告黑状的行动正式宣告失败。
谁叫这两人平时对杨铁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呢,谁叫这两人不会吹枕头风。
甭管你们再怎么抹黑,碰到疼媳妇的汉子,本就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更何况婉婉的枕头风也是吹得极好的。
从那天以后,杨大姐看着林青婉就绕道走。
人也收敛了不少,平时看别人做饭啥的她总喜欢出来指手画脚的,现在也不出来了。
她的三个孩子拘束的也紧,小女儿李燕儿很少在人前露面,总是跟着她小姨杨二妹呆在一块儿,大虎小虎那两个小子也没有三天两头和大房那几个小子打架闹腾了。
杨家目前的情况是一片和谐。
又隔了两日,林青婉在屋里想了几次决定明天还是要去一趟镇里。
上次她在‘锦绣坊’接的那些绣活,她早就抽空做完了,但是一直没时间去交,老拖着也不是个事儿。
而且天渐渐凉了下来,家里也没什么活计,除了每隔两天做一天家里的家务以外,剩下的时间她都闲着。
就想再接些活儿回来,能赚一些是一些。
想到了姚氏,她就准备过去跟姚氏打声招呼,看她有没有意向干这个。
虽说家里没有分家,但是银钱谁都不嫌扎手,而且杨家那种除过家里的种地其他额外的收入要上缴一半的规矩只是针对儿子们的,女人并不算在内。
估计在何氏眼里,女人也是赚不到什么银钱。
所以她们赚了银钱,只要平时注意遮掩些,那可是实打实的落在自己的腰包。
果然,姚氏一听自然是惊喜万分,毕竟哪个女人手底下没有点针线手艺呢,姚氏当然做的也不差,自然想给自己手里攒些银钱出来。
他家男人没有手艺,每次农闲家里活儿都做完了,就去镇上找些零工打,出些死力气,得的银钱也极为少,再往上上交一半,能落在自己手里的就更少了。
他们成亲这几年下来,他们三房攒到手里的银子屈指可数,更不用说何氏还会三五不时找些借口理由收刮一些了。
两个女人约好明天一起去镇上,刚好明天是王氏做饭,就更没有后顾之忧。
杨铁柱知道媳妇儿要去镇上,本来要陪她去的,听说三弟妹也去,就放下心来让两个女人自己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林青婉和姚氏就结伴出门,何氏问她们干什么去,两人答道要去镇上买点针线缝补家里的旧棉衣。
等出了门,有了共同秘密的两人对视而笑。
搭了牛车,来到镇上,上一次是杨氏带着林青婉,这次轮林青婉带着姚氏了。
虽说距上一次来已经是两三个月前了,但是林青婉大体还是记得路的。
一路来到‘锦绣坊’,两人走了进去,那个苏掌柜竟然还记得她。
“是青婉妹子吧?
好久不见——”
这苏掌柜居然能一口叫对自己,不愧是做老板的,光凭这份记忆力还有亲和力,林青婉就知道‘锦绣坊’的生意一定不会差。
“苏掌柜,真是对不住了。”
林青婉知道自己的活计拖的太久,不管人家苏掌柜责怪不责怪,首先她抱歉的态度就要表现出来。
“你看我耽误了这么久……”温婉的脸上满是由衷的歉意。
苏掌柜很热情的笑着,一点都没有怪罪的样子。
“看你说的,杨婶儿那次说你马上要成亲了吗,我就知道你这批活儿肯定要拖些日子的。
要是怕你耽误,我会给你做?”
不得不说,苏掌柜很会做人,话也说的好听。
不管她是真心诚意这么说还是说的场面话,至少林青婉听了觉得心里很舒服,也感觉此人为人不错。
“那就真谢谢苏掌柜了。”
林青婉笑道,边把手里的小包裹递给苏掌柜。
“这是我来交的活儿,您看一下。”
苏掌柜打开包裹,一个一个的拿出来看,看完之后点头道,“手艺很好,尤其你那两个带绣花的荷包,看的出来是真正学过的,全都很合格。
怎么样?
还要再接活继续做吗?”
“那是当然的。
不过这次我想都接带绣花的荷包。”
绣花的荷包一个是12文,做一个顶几个,林青婉感觉自己的手已经练顺了,就不想再做4文一个的荷包耽误时间。
“行。”
看过林青婉的手工,苏掌柜心里也是有数的。
这绣工在她手底下那么多接活的人来看,至少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不用她,岂不是亏了?
“那你这次接多少回去?”
林青婉想了想,“这次我想先接三十个回去试试,你也知道像我们这样的妇道人家来一趟镇上不容易。”
说完,她又赶紧补充道,“不过苏掌柜这次您放心,绝对不会像这回拖这么久的。”
苏掌柜点点头,“那行,不过我说了你心里也有个数,绣花荷包跟空白荷包不一样,空白荷包有很多人在我这里接活儿做,早点晚点无所谓。
但是绣花荷包做的人不多,所以不能拖太久的。”
“这是自然的。”
林青婉点点头,又解释道,“我这次是特殊情况,刚成亲没多久,家里事儿太多,一时空不出时间来。”
“那好,你等着,我去给你拿材料。”
苏掌柜正想转身进里间,被林青婉叫住了。
苏掌柜疑惑的看着她,林青婉赶忙把一直缩在她身后的姚氏从身后拽出来。
“苏掌柜,不知道您这里还有没有多余的活计可以接,这是我弟妹,绣活儿也是不错的。”
苏掌柜看看姚氏,沉吟了下便点点头,又对姚氏介绍了一遍可以接回去做的活计。
跟上次对林青婉说的一样,都是空白荷包4文一个绣花的12文一个,材料绣线她给提供,姚氏只需要提供手艺。
其实苏掌柜的‘锦绣坊’不光是做布料生意的,她自己有门路,还做着给阳城一些大绣坊提供半成品或者成品的生意。
要不然就凭她这么小的一个店面,哪里用的着这么多荷包,就算是卖上一个月她这边也卖不了几个出去,主要还是供给那些大绣坊。
姚氏的样子很是拘谨,不过苏老板浑然不在意。
听她说了要接的数额以后,就去后面仓库里拿了材料出来。
姚氏接的活计是空白荷包。
乡下女人能有林青婉这样绣工的很少,她们没有被系统的教过,大多数的都是自家长辈随意教教,能做鞋做衣服,平时能缝缝补补就行了。
乡下环境需要的手艺也就这样,绣花什么的是不需要的。
乡下的人不穿补丁衣服都是好的,弄些花儿草儿的给谁看。
“好了,这是你们的材料,都是熟人,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做好后直接来找我结账就好了。”
苏掌柜说完,又递给林青婉一串铜钱,“这是你上次的工钱,你数数看对不对?”
就那几个钱哪里还用数,上次接的活儿少,所以钱也少,加起来不到一百文钱,而且林青婉也信得过苏掌柜。
她接过铜钱,就顺手塞进放材料的包裹里。
“谢谢苏掌柜了。”
两人拿了自己的东西,跟苏掌柜告了辞,就走出‘锦绣坊’。
走出‘锦绣坊’后,姚氏向来怯弱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激动的表情。
没想到妇道人家的缝缝补补居然也能挣钱,而且她居然也接到了活计。
对于姚氏这小家子气的表现,林青婉觉得没什么好嘲笑的。
因为在这里呆了这么久,她很清楚这个世界的社会现状。
在这里,女子从来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更不用说出去赚钱什么的。
乡下的女子倒没有要求那么严格,也能上街,但是最好都需要有人陪伴。
当年,杨氏如果不是早年丧夫又有幼儿待哺,她也不会抛头露面出来找门路挣钱。
更不会维持这条门路这么久,然后惠及到了她和姚氏。
所以对于姚氏的激动,她很能理解,只是她上辈子满大街都是出门挣钱自己养自己的女人,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两人接完活儿,也没在镇上耽误,直接坐牛车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