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
山上火红的枫叶开始陆续飘落。
一晃三个月过去,深秋已过,初冬悄悄来临。
乔苓忙得团团转,每天清晨起个大早,忙忙碌碌到深夜才睡。
不仅需要时不时给铺子和三叔的烘焙推陈出新,还得查看何家把姜家的地改造成什么样。
三个月里发生的事很多。
池依依母女寻了酒楼后厨洗碗的活计,姜娘子直接下了逐客令。
顾氏成天带着两个小豆丁在姜家做花篮,话题自然而然引到池依依头上。
那池依依的小心思在顾氏和姜娘子两个过来人面前,自以为藏得很好,其实早已显露无疑。
这样一个已及笄少女留在家里属实不方便,而且还对姜云昭有非分之想,小手段耍了不少。
害得姜云昭每天从驭草堂回来直接沉着脸把自己关房里。
好不容易乔苓上门,在堂屋里话还没聊两句,池依依两母女非得上来刷存在感。
乔苓跟姜娘子谈的都是花田的正事,其中很多东西全是机密,被她们一搅和,根本聊不开。
正事聊不了,乔苓坐不了一会就告辞回家,次数多了姜云昭的好脾气都消磨殆尽了。
以前每次乔苓一来和母亲谈事,姜云昭默默的捧一本医书坐在旁边。
不插话,静静听她的声音,偶尔抬头看她两眼已经很让他心情很愉快了。
如今什么都被搅和了,他又不能再像上次一样直接把乔苓拉卧室里去。
和母亲暗戳戳抱怨了几回,母亲表示知道了,等她们母女寻了活计就让她们搬走。
乔苓的第一批烧酒已经蒸出来了,没有先进的设备,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蒸馏过程耗时很久。
因为这不是乔苓擅长的事情,她只是儿时在外婆家帮过忙,时间太久远。
一切都得和刘娇娇重新开始实验摸索积累经验。
每一锅都是小批量实验,幸亏刘娇娇有点家底,经得起折腾。
不然就按这个糟蹋粮食的速度,一般家庭还真的扛不住。
新酒酿一缸一缸的搬进乔苓房里,发酵好的一缸一缸的报废。
收获了经验的同时,也收到了何家一篮接一篮的鸡鸭鹅蛋…
有了乔苓的酒糟输出和蚯蚓养殖方法,何家俨然成了村里的家禽养殖大户,令不少村民羡慕不已。
欠乔苓的一两起始资金已经还清,生活质量逐渐提高,日子开始有奔头。
乔苓酿酒的事算是一个秘密,但是那么多酒糟根本吃不完,什么花样都做过了,吃得想吐。
总不能偷偷扔了吧。
思前想后还是觉得给何家养家禽比较不会遭天谴。
何东生挑着一担酒糟走在路上,初冬夜里的风大,他穿着薄夹袄。
何家早已不是连盏油灯都点不起的贫困户了。何东生出门,媳妇丁氏在堂屋桌上为他点着一盏油灯,守在院门口等他归家。
“夜里风大,别老是站在门口等我,当心着凉。爹娘和孩子们都睡了?”
何东生抓着扁担上的麻绳,晃了一下挑子换到另一边肩膀受力。
镇上到村里路程不算近,挑这满满的一担酒糟着实不是一个轻松的活。
“没事,我身上穿得暖着呢。他们都睡了。这乌漆嘛黑的走夜路,我放心不下,在门口迎一迎你。”
丁氏关了院门转身跟上何东生。
看到墙边这满满的一担散发着酒味的酒糟,心里欢喜得很。
那乔姑娘这些酒糟都是送他们的,前提是这事得保密,去挑酒糟也得趁着天黑。
“当家的,你说,这乔姑娘酿这么多酒到底要做什么。也没见镇上多出来酒坊啊。”
丁氏对这事好奇得很,不过家里跟乔姑娘说得上话的只有何东生。
何东生任由丁氏拿布巾拍干净他身上的灰尘。
拉开长凳,取过桌上的瓷碗给自己倒了一碗热水。
试过温度不烫,咕咚咕咚一口气仰头喝完一抹嘴,说话声带着些许不悦和警告。
“乔姑娘的事你少打听。她说了是秘密就是秘密,咱们守好本分就行。要是因为嘴欠问了不该问的,说了不该说的,世上可没后悔药。”
“她把咱们家扶起来,咱们就该知恩图报。这个冬天肯定比往前好过,别吃了两天饱饭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你看村里多少人眼红咱们家,嘴巴可得闭紧了!”
丁氏被训斥得有些难堪,小声哄着何东生:
“我这不是也没在外头说什么吗…怎么就把话说得这样重了?”
何东生抬起头定定的看着丁氏,有些话他几天前就想说了。
“你当我不知道?你娘家最近来得勤,不就是为了你弟弟娶媳妇缺银子的事?”
说着叹了一口气。
“以往家里穷,自家人都吃不饱,更别说孝敬岳父家。让你在娘家那边被人笑话,也算是我何家对不住你。”
“如今日子过得好些了,你偷偷拿钱帮衬娘家,我和爹娘都没什么意见。但是,你如今是何丁氏,哪头轻哪头重你心里得有数。”
丁氏死死的抓着手里的布巾,心里一片慌乱。
她自以为只在明面上给娘家送些鸡鸭鹅,背地里给钱的事藏得很好。
没想到家里都知道,只是没人愿意把这事说破而已。
“我…你们都知道了?我也是心疼弟弟,想着家里如今过得好了,我这做姐姐的帮他一把。我绝不是你想的那种吃里扒外的人。”
何东生何尝不知道十五岁就跟着他吃糠咽菜的发妻是什么性子。
自卑了这么些年,现在被人捧得有些飘飘然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他绝不允许家人行差踏错一步!
只要谨守本分跟着姜家,跟着乔姑娘,往后的路长着呢。
“我也不是要骂你。你弟弟是个好孩子,只不过丈母娘她…嘴太碎了。你说话做事千万要小心谨慎,别出什么岔子。”
“等明年开春,我想送忠儿去镇上私塾读书。不求考取功名,只求识字明理往后多一条路。”
他佃了姜家这么多年的田地,与姜家母子也算熟识。
他非常敬佩姜娘子把儿子培养得这么优秀,姜云昭就是他养儿子的标杆。
以前饭都吃不饱不敢想让儿子读书的事,如今解决了温饱,他也想给何家供出个读书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