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忧愁,偏是南老头回去的时候心情畅快,“啊呀,可惜了九丫头是个姑娘,要是个男娃儿,以后肯定是当大将军的料子,你看她这出息。”
老太太并不觉得南九今日的举动有什么不对,虽然会招仇,可也总好过被人欺负的软包子,但觉得最好的还是她那小夫婿好她一唱一和的,便也难得夸赞了南伯皖一句:“老二虽没做过几件让我顺心的事儿,但是这夫婿买的好。”
“那可不是嘛,再好的也好不过和九丫头心意相通的,只盼着他们长得快些,希望我们这两把老骨头入土的时候,能瞧见曾孙子。”南老头满脸期待着。
南九其实没南老头以为的这么好,她当时等了半响,见南福德迟迟不动手,就知道完了。
俗话说的好,不管干什么,都要稳准快,哪怕你是个半吊子,但凡你能将稳准狠全套做完了,多少是能唬住对手的。
所以当时有些着急,像是对付酒鬼这种人,就要快刀斩乱麻,不然以后想要自己唬住他就难了。
因此才着急地抢了斧头去,能壮着胆子扔出去,是因给墨痕息使了眼色,知道他会帮自己。
不过南九现在想起来,也不知当时怎么会如此信任他,先前放鞭炮的时候,他可还骗了自己。
但斧头她确实扔出去了,扔出去后墨痕息也动了手脚,不偏不倚,就是正好在酒鬼的脑袋旁边。
那会看到的时候,她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心想但凡是个正常人,心里素质不是很硬的,该是被唬住了。
后又有墨痕息火吓唬他一回,那等同于火上浇油,所以南九琢磨着,“多半是给吓着了,以后应该不会胡来了。”
南九斧头扔出去的时候,二姨娘她们都被吓着了,斧头可不长眼,正将那酒鬼脑袋劈成两块,谁去抵命?
哪怕最后并没有出事儿,但这会儿仍旧后怕得很,听到南九和墨痕息还像是个没事人一般讨论后果,生气不已:“我看你们才是胡来,以后不许再这样。”
三姨娘还捂着胸口:“是呢,说白了这事儿跟咱们也没关系,那么多人看着没一个帮忙的,难道他们与阿福兄妹俩,不如你们亲么?他们都不动手,就你俩逞能,也亏得没出事,真出事这牢底不得给你们坐穿么?”
她话音刚落,四姨娘声音紧接着而来,也是教育他俩的话。
但是这事儿不做也做了,三位姨娘苦口婆心地教育,也不知他二人能听进去多少。
新年总之就这样过了,大年初一老天爷给脸,下起了大雪。
早上推门已经是厚厚一层,放眼望去那山川田坝,全都覆上了一层银霜,远远看去,白茫茫一片,天地竟然无边。
小孩子们一早就来敲门拜年,说些吉利话讨糖。
南九家今年收入不错,小孩子们自然不能漏下,来了一波又一波。
眼见着糖都快见底了,墨痕息便催促着南九,“你也是孩子,你也跟着他们去讨啊,不然咱俩就没得吃了。”
南九坐在火盆边,屁.股也舍不得挪一下,拿着叶子牌研究,“要去你去,我又不爱吃糖。”
墨痕息见她不去,也不动,“说的好像我爱吃一样,要回来还不是给你吃。”
两人起争执小吵小闹,三位姨娘已经见怪不怪了,如今见了也只是低头笑着说两句:“既然不是小孩子了,那就安静会儿,家里就你俩孩子,怎么弄得好像是七八个孩子一样吵闹。”
在加上后院那些鸡鸭一起,吵得头晕乎乎的。
这好不容易熬到了初三,按照乡下规矩可以走远门了。
南福德把斧头别在腰带上,果然往黑脚沟去了。
他偷偷去的,村里人也不知他是南大娘的亲儿子,以为他是谁家的亲戚。
都没等他开口打听,就听着村里人都在议论酒鬼家的事情。
说是大年三十那天晚上,不知是闹鬼还是怎的,酒鬼拉着他媳妇回来了,两人都是一身泥土,众人都能猜到他媳妇今晚又是一阵惨叫声,谁知道酒鬼不打不骂她就算了,还破天荒地烧水给他媳妇洗脸洗脚,第二天就规规矩矩做人,一脸讨好那媳妇。
事事也不要他媳妇做了。
南德福听了这话,这才去酒鬼家里。
南大娘不安地坐在屋子里烤火,酒鬼在旁边干活,见了他来了,高大的身影将房门透进来的光都给挡去了大半。
但是酒鬼只看到他腰间的斧头,顿时吓得连忙喊道:“我再也不敢了,我不敢……”
南大娘其实活了这几十岁,是头一次被人这样照顾着,什么都不用做,好似她是那刚出生的奶娃娃一样。
酒鬼只差没亲手给她喂饭擦屁.股了。
见着酒鬼被吓着,连忙喊着南德福,“阿福,你把斧头收起来。”
“他真变好了?”南德福半信半疑地看着地上发抖是酒鬼,有些不大相信。
“现在是好的,若真……”然南大娘话还没说,酒鬼就连忙上前保证。
南德福见着,他果然是被吓着了,这才收起斧头,朝南大娘道:“既如此,你就好生过日子。”然后转头毫不留情地走了。
酒鬼见他走了,才松了一口气。
他倒不是怕南德福,而是怕南德福腰间别着的那把斧头。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就这把斧头,差点将他脑袋劈成两块。
如今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
然后讨好地问南大娘:“要添些柴火么?”
南大娘这过了两天好日子,觉得这酒鬼不喝酒,对自己也是嘘寒问暖的,不免是心软,见儿子又不可能接自己回去,索性就断了心思,打算同酒鬼好好过日子。
毕竟如果他一直这样对自己好,也是不错的,便道:“就这样,我也不冷,咱们没多少柴火,省着些烧。”
南福德来过的第二天,酒鬼的弟弟就从临镇回来了,听人说他变了,也是松了一口气,以为是南大娘的功劳。
还给了南大娘五两银子,让他们好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