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林娇娇先替他把药熬上,加满水,起码还得熬上大半个时辰,她拿上买回来的银簪,往林家去了。
林家此时除了老两口,还有她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在家。
林三春出去镇上干活,林大春本也想跟着去,可因刚刚新婚,不好这么快出去,暂时留在家里,村子里有谁家里要干农活的,他都会去搭把手,赚些小钱。
林二春本就没什么想法一人,这刚刚成亲就更加不会出去外面干活,美其名曰他们都出去了,家里农活没人帮忙,怕爹一个人会累着。
实际是他根本没有想过外出赚钱,村里多少人都是像他一样在家里呆着,农忙时就搭把手,平时还是有很多空闲时间,若是出去给人干活,那可要累多了。
林娇娇这一去,才不过第二回见面的大嫂张氏对她很是亲近,说话也处处让着她,那态度别提有多谦卑。
她在林家素来是被看轻的那个,突然被新进门的大嫂热情招待,还真让她有些不习惯。
二嫂李氏相对就安静许多,坐在林二春身边,不声不响,居家小媳妇儿款。
林福贵最近气色很好,自己俩个儿子都娶上媳妇儿,终于不用再被村里人笑话家里穷,儿子娶不上媳妇儿,他这脸上也有了光彩。
她娘升级做婆婆,村里人开始改叫她李婆子,虽然被叫老了些,不过新进门的媳妇儿听话听教,她也很是满意,整日笑口常开,比以前要开朗许多。
才十来日未见,家里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这么大变化,她不禁感慨,这家有喜事就是不一样啊。
她只喝了杯茶,也没多耽搁,拿出给她娘买的银簪,当着大家伙的面送给她娘。
李婆子接过那银簪,当即笑得合不拢嘴,心里喜欢得紧,嘴上不住的向林娇娇道谢,夸她孝顺。
一旁张氏眼睛一亮,盯着那银簪久久都没有移开目光。
送完东西,林娇娇惦记着院子里煎着的汤药,没坐多久就先回孙家。
李婆子把她送到院门口,嘱咐她天黑走路小心,别摔着。
她转过身,看了她娘一眼,有些人是可以被温暖的,只是自己得先付出。她知道只要不拿她跟儿子比,李婆子还是愿意对她好的,若和儿子们相比,那结果又会不同。
回到孙家,她先查看那瓦罐,里面的水干得差不多,她把炉子熄了火,倒出汤药,这次熬的时间大概长了一点,只倒出半碗。
她端着热乎乎的汤药,送去给孙泽宇。
房间里,孙泽宇一个人在床上做着腿部运动,比前晚感觉还要更灵活一些。
她把药放在一旁,看他继续着腿部运动。
终于等到他累了,坐在床边休息时,自己端起药碗,将里面的汤药一饮而尽。
“宇哥,你有没有想过腿好以后,有什么是你特别想要去做的?”
还没到睡觉的点儿,她此时正精神着,拉着他聊会儿天。
他给她的感觉一直就很沉稳,对自己的生活有着长远的计划,只是现在他的情况有了变化,想必对他以后的人生规划也有着重大改变。
“我想帮你看铺,给你做账房先生。”
孙泽宇半开玩笑半认真的答道。
有那么一瞬间,她还真信了。
“不对呀,你每天那么认真看书学习,总不能就为了做个账房先生,杀鸡焉能用牛刀,大材小用啊。”
她那般笃定的样子,显然不相信他会甘愿屈居于账房先生这样的差事。
他仔细想了想,这事他还真有过计划。
假若他两三个月腿就能好,他今年就能赶上参加童试和院试,成为一名秀才,在学院念书的同时,还能勤工俭学,找些力所能及的差事做做,补贴家用。
今年能顺利通过院试,成为秀才,他还刚巧能赶上三年一次的乡试。
可这些都基于他腿能快速恢复如常的情况下。
否则他就是再怎么对那些书中内容熟记于心、融会贯通,也没有参加考试的资格。
听了孙泽宇的美好蓝图,林娇娇在心里默默重新演算一遍,如果一切都能够照着他的设想顺利进行,假设他所有考试都一次性过关,那他岂不是可以成为两年内参加会试、殿试的奇才啊?!
那万一他高中状元,一定会震惊国内所有考官和考生的啊。
想着自己身边可能会产生一个名声显赫的学霸,光是想着都让人感觉异常激动。
“宇哥,你以后可大有作为呀。”
她向孙泽宇竖起大拇指,不住的夸赞道。
他腼腆笑笑,“这腿什么时候能恢复如常还不知道呢,也只是得空时在心里合计合计,八字都没一撇,你现在夸我可不敢受。”
“就以你这样的人品,老天会厚待你的,好人有好报,你的前程一片光明,就等着你站起来的那天,加油!”
她手握成拳、手肘用力向下一坠,这鼓气的动作他看不明白,大概也是能猜到的。
被她这么一鼓舞,他好像真有了几分信心,他只想到通过乡试,能中个举人,有机缘在小地方做个芝麻小官,能够养活爹娘一家,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顺便照应下林娇娇,他已很满足。
哪怕是做个县老爷,比起现在的生活也是云泥之别。
他又怎会知道在林娇娇的设想中,已经把他往状元路上规划起来。
*
正月底,林娇娇将最后一批熏肉交给酒楼的掌柜的,得了七十两银,自己的小金库又多了一笔大额入账,可接下来她再不能懒下去,春天这样的天气不太合适于做熏肉,其他的小吃可以继续做着,但利润毕竟不高,做起来索然无味。
她想起孙泽宇向她建议过可以在镇上开间铺子的事,认真考虑下来,真要开铺,就不如直接开在县城。
毕竟等孙泽宇腿疾康复之后,他第一时间一定是要去参加各种考试,尽早争取参加乡试的资格。
那些有名的学院基本都在县城,她把铺子开在县城,到时他们俩互相之间还能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