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媳倒是想闹,可是却又不敢。
之前,公公说要去敲登闻鼓的话,还犹在耳边。
她算是怕了,再也没有心思,去给老爷子跟顾长风找麻烦。此时此刻的她,有点恨不得,这对祖孙赶紧的滚出京城,永远消散在她的眼前。
眼不见,心不烦。如此,可以过上安心的小日子。
想起宋晓荷跟赵乾的暗示,分完家,顾大人又把老二、老三叫去书房密谈。
半个时辰之后,老二老三走出书房,满脸的凝重。
过几天,二人都接到了调令,老二离开户部衙门,调去了离靠山屯三百里的地方,当一个七品县令。
老三离开了兵部,调去了离靠山屯一百里的地方,在一个军屯当一名九品的校尉。
老二此前,是七品京官;老三此前,是九品京官。
也就是说,离开京城,调去便宜的山区任职。
都没有找人帮忙,老二老三自己,只跟自己的上司提了一句,立刻就被批准了。
户部跟兵部的尚书,非常麻利的,留帮二人办妥了调职的事宜。
倒没有人怀疑什么,毕竟兄弟二人,是打着要就近照顾老父亲跟侄儿的名义,跟上司请调的。
而户部尚书,以及兵部尚书,在兄弟二人打算要去的地方,又都有本家子弟在那里。
那些本家子弟,哪一个,不想早一点调任京官?哪怕是,降一级调任,他们也是求之不得的。
顾老大不明白,被妻子挑拨了几句,就去责问自己的父亲:“爹,这是为什么啊?自从认识了那个宋晓荷,你就开始变得神神叨叨的!劝说我申请外任不说,如今还把两个弟弟忽悠去了山疙瘩里上任,这也是亲爹干的事么?”
顾大人白了长子一眼:“人各有志,你舍不得富贵荣华,执意要跟你继室的娘家搅和在一起,我把你两个弟弟摘出来,远离纷争,你也管不着!
你得记住了,我是你爹,而不是你是我爹!从今往后,你的事我不会管,你也别在我跟前叽叽歪歪的,我不爱听!”
晓荷说的有什么不对,历朝历代,古往今来,参与到夺嫡之争的臣子,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赵乾都急流勇退,解甲归田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而且,看太子那个样子,也不是明君的架势。
太子一旦登基为帝,离乱世,真的就不会太远了。
未雨绸缪,早做打算,有什么不好?
而且,采菊东篱下的日子,他也真的期待太久太久了!
父子俩不欢而散,顾大人一气之下,就收拾了行装,带着长孙跟忠仆福伯夫妻俩,还有福伯的七岁的孙子平安,搬去了宋晓荷住的田庄里。
福伯的两个儿子,已经早一步,带着儿女,回老家去了。福伯一家,除了福伯之外,如今都是自由身了。
很巧的是,福伯的老家,距离靠山屯,也不过才三百多里。跟靠山屯,属于隔壁县的关系。
顾老二跟顾老三,五天之后,就会离开京城,去往任上。如此,倒是没有搬家。而是听从了父亲的话,抓紧时间,紧急处理自己名下的田庄、店铺跟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