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煦想在临行前把事情都安排得妥贴一些,虽然事儿多,但好在小何和南飞,还有刘庆,王月香等人都很给力。
再加上董子纯只留了阿诚陪在自己身边,阿力和春夏秋冬都被派到了煤窑那边,煤矿开采税收也较多,董县令没放松过这安全问题,也经常来亲自监督。
而石子村来往人等均乐呵呵的,无论下地给自己家干活,还是给柳煦或是其他人帮工,都干劲十足。
而以石子村为圆心的附近几个村庄虽瞅着眼红,也很觉有盼头,他们之中有部分人已经报名了挖煤工人,现在矿洞还没完全建好,建好之后等通知来上工。
另外除李家村本来就已经向石子村求助,求带领致富,现下好些人往水塘或是稻田里放了小龙虾以外,李家村里正也在村里筹钱修路,就和石子村的路面一样,用地砖整整齐齐地修好,那时不管下不下雨,走路还是坐马车拉牛车,都平顺多了。
柳煦顺口照搬的后世一句“要想富,先修路”从石子村开始蔓延,而原本一些养鸡鸭和猪的人家养的数量比以前要多得多。
修路和多养鸡鸭猪可以说只是依样画葫芦,比依样画葫芦更好的是——受了石子村种植蘑菇,建养鸡场养鸭场养猪场养小龙虾以及种植药材以及绣坊的启发,附近村镇的人们和自己村上以及家里情况的特殊性,纷纷解锁了新的副业。
虽然封国这个时代,交通不发达,信息也比较闭塞,对于大字不识几个的普通百姓而言,信息交流只有口耳相授,见识到的东西也比较少,完全没有后世人那么幸运,了解的事情那么多,就算不懂的也可以很快的在网络上得到答案,他们解锁的新副业种类并不多。
比如原来养蚕的,只是在十万大山去采桑叶养蚕,现在会在土边田边种上几株桑树,不影响田土收成的同时,又让日后养蚕的数目增多。
甚至有人专门在山坡,或河边一片一片地栽种桑叶。
那是上河村有个脑子极其灵活的后生向他们里正提议的——求别人提携,不如先让自己有被人提携的本钱。
石子村是个宝地,贵人常落脚此处,王爷公主郡王郡主还有丞相两位公子都来过,而且县令老爷家还在这里有个别院,县令家两个公子一个小姐都住在这石子村,县令老爷和县令夫人也时不时来这石子村,这才短短几个月时间,石子村的变化便这么大,五年十年以后呢?
石子村人因为有十万大山学院在,村里种的菜基本没有再往外供应的能力,因为他们还种了许多辣椒葱姜蒜这些柳煦炒火锅底料需要的东西,按理说上河村种辣椒葱姜蒜也行,其实现在炒料已经不需要柳煦家人炒,坦州炒料供应便可,坦州炒料却还买石子村的葱姜蒜,是因为乡亲的情分在,却不一定买上河村人的账,毕竟从这里运到坦州去还要运费不是?葱姜蒜这样的东西,哪里的土都能种,哪里都能买到。
而种桑养蚕就不一样了,离得不远的西川县闻名于全封国的除了铁矿和铜矿以外,还有丝绸和茶叶,他们栽桑养蚕缫丝,就算最近的石子村绣坊不要,还可以直接把蚕茧卖到西川县去。
一开始他们听到绣坊的时候,其实有点奇怪那么聪明的柳煦,为什么会赔着钱开绣坊,听说绣坊已经人满了。
虽说名声好听是做了善事,但这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些进了绣坊的小女娃们,在家本来也做不了什么事,但是在绣坊里却能吃好穿好住好,还能每月拿月例银子,任谁都不会想要出来吧。
那柳煦花钱建了绣坊,还要长期花钱好吃好喝的供着这些人,还要给她们请先生,这不就是有出无进的血赔生意吗?
但现在他才知道,柳煦不愧是柳煦,令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聪明啊!
这叫什么?这叫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这才刚开始那绣坊便已经接了订单,还是为皇家公主制双面刺绣屏风做为大婚贺礼!
现在便和皇家有生意往来,就算皇家人眼界再高,这也是她亲姐妹给她送的贺礼,她断不会说不满意的话。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说了,也不可能昭告天下说她不满意她妹妹给她送的新婚贺礼不是?
所以石子村这绣坊便只会因为给皇家公主绣了屏风而名声大噪,公主都用的绣坊,不说别的,就坦州那些富贵人家肯定都会一窝蜂涌上来,纷纷让这绣房给他们做绣品。
现在绣坊人数还不算多,好些人年岁还比较小,需要好好学技术,但是,用不了几年,在绣坊人数肯定会扩大许多,而那时,这些女孩子们绣技学得很好了,他们的生意只会源源不断。
所以,现在开始栽桑树养蚕,时间刚刚好!
河坡的地不算是正规的地,都是村里人一人去占了一块,夏天发洪水的时候往往还会被淹没,用其他什么东西也不太合适,被淹了就毁了,但是种桑树的话,只要洪水退去,桑树还会继续长新的枝叶。
还有人专门养鱼,众所周知,石子村柳煦那里的调料是可以花钱买到的,以前是在柳煦家买,现在是从坦州那边买,去年夏天已经有人尝过用那调料做出来的冷锅鱼,十分香辣爽口,虽然鱼的价格低,但是如果能持续长期供应出去,这也是一项不错的收入。
更何况养鱼每天要做的事情也并不多,只是需要鱼塘,要买鱼苗。
石子村虽然也有人养鱼,但是石子村的水塘毕竟不多,而且有好些人要养小龙虾,和有些鱼类不可以一起养,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同样是一个做法两手准备——可以把鱼卖给别人,也可以和人合伙,一边养鱼,一边拿调料自己做冷锅鱼卖,这只不过是辛苦一点的事情,能挣钱辛苦一点又算什么呢?
在柳煦等人即将启程回京的时候,胡御医到了石子村。